实际上,如果把诺西合并这件事情搁在诺基亚的时间坐标上,回顾一年来诺基亚高层的上上下下、发展业务的分分和和,对一个刚刚上任19天的新总裁主宰诺西这样的一个“模仿性”并购,更加合理的说道,应该说这是政治手腕。
不信,咱前后先摆搭摆搭。诸葛亮一出茅庐就点了三把火——火烧博旺坡、火烧新野、赤壁大战,任你老大的拜把子兄弟关羽、张飞,都服服帖帖了,之后就能令行禁止,指哪儿打哪儿。象杨元庆,刚接班时大话挺满的,又没赶上ibm出售,火没有烧起来,直到收购了ibm这事情,才真正搞掂了上下内外。
回过头来,再看看康培凯主持下的诺西合并,同样是必须尽快点起来的火。西门子通信那边自从今年年初挂牌出卖后,跟诺基亚也暗送秋波过,不过更多的消息是西门跟老对头摩托罗拉唧唧我我,过往甚密。这种情况下,奥利拉不急,可康培凯急——自己上任的火需要近手的柴火呀?
不难想象,上任19天搞掂一个158亿欧元的大买卖,应该说诺基亚展示地更主动、更积极,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康培凯更主动、更积极。不信,如果摩托罗拉的总裁赫德跟康培凯一样刚上台,结果只能有两个,要么先下手为强,摩托罗拉和西门子合并,要么互相抬价,西门子不要的东西卖个天价。新官三把火的意义在于,烧出上上下下的普遍尊重,烧出了自己的地位。这是三把火的政治智慧。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柳传治就没有联想,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一个理儿,没有奥利拉就没有诺基亚。6月1日坐上奥利拉宝座后,康培凯面临就是这么一个局面,前任就跟座山似的,阴影无所不在,从上到下面上不说,但是心里头动不动就要拿自个儿跟奥利拉比,这种情况可不是什么中国特色,而是国际惯例。好在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早在去年诺基亚就“钦定”康培凯为奥利拉的接班人,跟毛主席把林副主席提前定为革命接班人一样。但不一样的是,林副主席没有耐心,康培凯忍了将近1年,终于苦尽甘来被扶正了。如果萧规曹随,自己必将走不出奥利拉的阴影。火烧过了,把自己竖起来的同时,还要翻翻旧案,把奥利拉的立的规矩破一破。
就在诺西合并消息宣布后几天,诺基亚解除了与三洋在cdma手机项目上四个多月的露水姻缘。对这个举动,一种常见的解读是战略方向的调整,不过这里有一点说不通,四个多月前,诺基亚和三洋合作cdma,如果康培凯认为正确,那就不应该有四个月后的翻脸,这战略也忒不是回事了吧,整的跟咱国内公司朝令夕改一样;康培凯如果认为战略方向不对,这种合作协议就应别签,毕竟你是奥利拉的接班人,二号人物。这种矛盾,最有可能的解释,康培凯在当时没有扶正之前,嘴上同意,心里根本就没认同。一旦走到台前,立马翻脸,把奥利拉确定的cdma给拿下。够能忍也够狠。
有一个观点也这么讲,公司政治的形成是公司之所以成为大公司的标志。一度外企被认为是制度大于人情、关系简单,事实决非如此。看过诺西合并,新官上任先点三把火,高层换帅先否定前任等,其实这才是“中外通用”的政治潜规则,绝非你有我无或你无我有这样泾渭分明。在这种国际歌式的政治规则面前,所谓的企业战略就显得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美国有个专门研究管理的,现在已经是大师级别了,名叫亨利.名茨伯格,这哥们特明白,他认为,许多重要的变革都是由政治斗争驱动的,而不是管理者的洞察力、专业技能或意识形态的承诺驱动的,更别说规划程序了。
最后编个小故事,以博大家一粲。一个战略学家死了,身后连棺材板钱都没剩下;于是有好事者发起一个一人一块的募捐活动以筹措安葬费用。一天募捐者找到世界顶尖公司的ceo老康。老康就问,一块钱,谁死了?募捐者说明了前后原委,老康大度地在支票本上大笔一划,“这里是1000块,把1000个战略学家都埋了吧”。
注:上面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