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有时因为晚上写东西思考,弄到脑子在该睡觉的时候依然高速运转,无奈只好在子夜时分看电视以转移注意力。这个时段在电视媒体被称为垃圾时间,跟半下午到下班时间一样,广告收费率很低。也因此我无数次在垃圾时段看到了五粮液。
中央一套(这个名词现在用起来怪怪的,因为也许不用多久就真是避孕套的一种商标了),子夜时分的垃圾时间,经常会有什么著名企业歌曲或者著名企业故事选编之类的变相广告。而这个垃圾时段经常见的广告,好多是歌颂五粮液的mtv。那歌显然没有任何艺术感,旋律糟糕,却用的是女高音,滋扰得更加闹心。而且歌词则犹如十年浩劫时的那著名歌曲的唱词“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那样干巴。画面呢,也是干巴巴的,净是些厂房,工人挥汗如雨搅拌酒糟等镜头。还不如直接联络张大导演来跟作曲和版权所有者购买电影《红高粱》的歌曲版权来吼“好酒,好酒,好酒,好酒”算了呢。
近期这样的颂歌不唱了,又来歌颂性的故事了,还是那些镜头画面,无趣之至,看了还是恼火。
本来,俺知道五粮液位于宜宾城,也品尝过五粮液。估计那是70年代到80年代的产品,瓶子还是玻璃瓶技术糟糕而满是小气泡的那瓶子。那时没有多少人敢造假,货也好。宜宾这个小城我颇喜欢。在那里岷江与金沙江汇流,上游段的金沙江结束而长江开始的地方。这个小城地理上有说法,不仅是地理学上长江正式开始的地方,也是自古以来四川通往云南的咽喉要道,后来修通的内昆铁路,实际上是宜(宾)水(城)铁路。这个地方文化上也有说法,远的有悬棺,近的有抗战时期的李庄。民俗景观方面则有筠连长宁的竹海等。因逗留不长,我了解不算多。估计肯定还有别的说法的。至于酒文化自身,还有岷江边的流杯亭,以及合江门岷江一侧的老铺子等。
俺因为去过宜宾,所以知道这些。看到五粮液的这些广告片,也希望附带能够看到宜宾这个川南小城的信息。因为五粮液,是扎根在川南宜宾这片富庶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早年四川刘文辉将军驻防此地,请来哥哥刘文彩主管后勤,在这个地方捞到了许多好处。这就是川南这个川滇要道口,长江上下沟通的码头富庶的一个旁证。而看五粮液为自己企业形象做的片子,完全没有宜宾城什么事情,都是工厂的大楼,酒池,企业的徽记和企业官员和员工的笑脸等等。我觉得是红花自大到忘记了绿叶的功劳。就算现在是全国知名的大企业,还不是四川和宜宾的文化土地基因渗透了你五粮液的一切?
企业花不小的钱做全国性的公关宣传,却将企业自己的现状和历史,与地方的文化和历史完全割裂开来,实属不智之举。如果是刻意如此,这是狂妄之举。如果无意如此却导致了如此效果,则是愚蠢之举。
企业要维持公关形象是可以理解的。百事在纽约州西点军校所在的西切斯特县全球总部有雕塑公园,免费让人参观。据说可口在亚特兰大总部所在地也有如此公益安排。价值巨万的几百尊雕塑就放在露天,还专门有园林设计以让游人分享。
相比之下一个风光广告片或者一个音乐的mtv能花得了多少钱?你如果帮助大家了解宜宾,也许大家就更了解和认同五粮液。你帮助宜宾传播推广了形象,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贡献,你企业的发展照样是能够受益于这个进程的。可是现在的如此做法,我确实惊讶,这不是一个大企业的行为方式,而是只顾抓钱养活员工和自己利润的小铺子老板的行为方式。
将自己企业植根的文化历史背景和风光做点简明的介绍,不仅不是辱没了你,而是抬举了你。与一个有2000多年有记载的历史的城市比,一个几十年的企业,哪怕富可敌某个非洲小国,也真不算什么。连这点事情都不肯干而只是雇人当托来抬自己,给自己唱赞歌,我觉得这样做的企业是鼠目寸光的。领导这个企业的人,如果自己要将如此公关宣传的片子和mtv如此拍,那么估计他也就是一个一般人平均能力都不到的人,或者是他自认能力过人而实则相反的人。因为,这个事情如果是他不知情而弄成这个德性,是他用人方面失查,而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失查,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大忌。如果他知道,也是他的意思要这么做,那么这个情况就更糟糕,这意味着什么。还需要老邹解释吗?
从这里再说到五粮液在产业上大幅度跨越要造汽车,那么鉴于五粮液垃圾时段广告透露出来的如此信息,我一点都不看好“酒后开车”。
酿酒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工艺过程,无非是水、粮食和温度等的控制,生产的地域性很强。据贵州朋友说,中央政府曾经想复制茅台工艺到外地酒厂,结果茅台酒窖的微生物群落,复制到外地就无法生存。而且酒不需要什么售后服务,打开瓶盖仰脖一灌就了的事情,哪里需要什么售后服务。要是真有,那就是医院急诊抢救的服务。细细品酒那就什么后期服务都不需要,因为不会醉,微醺则是善饮者认为最佳的境界。大诗人李白同志的许多作品肯定是在酒喝到了位,微醺的时候喷涌出来的。要是烂醉如泥,喷涌出来的就是消化道的污秽了。
而造汽车则是极其复杂的工艺和物流过程,将200种工业的技术和产品集成,市场也是面对全国甚至全球的。各种配件要在外地采购,并按照物流组织的时间和地点需求,及时运送到规定地点以备使用。我们还知道,汽车售后的服务非常要紧,而这个服务获得的利润,也相应在总利润中占大头。
说到这里,我该提一个往事,三年前到云南红塔开会而做的专门研究。
云南玉溪红塔集团老字乱折腾被云南政府拿下马,换将柳万东和姚庆艳。柳姚两位上任伊始,便做深入调研并邀请学者专家聚会玉溪为红塔出谋划策。本人阴差阳错被邀请去了,并带去一份全球最大的烟草商菲莫集团与中国最大的烟草商红塔集团经营思路的对比研究报告。
我的结论是,美国菲莫集团,长期以烟草为主业,以同类型的大众日用消费品饮料和食品为两个副业发展而始终不变,管理经营人员在三个产业间互相调动,换的只是产品,类型都是日用入口的商品。因此管理人员不用勉强自己去对付根本不熟悉的行业而搞不好管理。而在褚厂长时代过去后,字国瑞机械理解多元化而将红塔的优势资金和管理干部分散到水泥、公路建设,水坝建设,木材加工,住宅装修,运动场经营,球队等等方面。资金分散后,还因为管理不善,本金亏蚀,烟草主业的机会成本极其高昂。
柳姚二位的想法,与我的研究有相当程度的重合,因此后来看到红塔的基本做法,是收缩多元化,虽然没有退回到褚时代的特点,但是也基本将老字的做法大部分翻了回来。集中资金和管理干部于主业,还是更要紧,后来,有血缘关系的红河烟厂,也被云南政府并入红塔集团,说明了集中主业的重要性。
回过头来说五粮液造汽车。大家知道,汽车工业不仅靠钱,更靠人。管理酿酒和装瓶,运输调拨酒的经理能调去管汽车零部件生产?估计五粮液让全体班组长都升级为经理,经理都去管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或者采购,人手都不会够,更不用说还需要学习汽车,机械、电子、材料等各方面的知识。
凭空搞汽车,人才要从各路各方物色遴选来,首先是如何防止南郭先生混进来,其次是如何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用统一的文化来整合协调?这也是一个天大的任务。国内市场的竞争如此激烈,外国和本国车厂厮杀惨烈,五粮液凭什么能够高人一头能够不亏?
惟独钱不是大问题。大概五粮液也不愁钱。不过也可能五粮液钱来得容易,才产生了如此离奇的念头,傻大胆吧。
再说了,就凭弄出垃圾时段如此广告的决策人和决策过程,我相信,五粮液搞汽车,多半意志决定论,就是谁位置高,谁真理多,谁说了算。这个人有多大胆,他就认为地应该有多高产,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如此的话,我担心的是五粮液集团中蕴含的国有资产,是否会被折腾光。而五粮液上市公司里面的股东权益,又有谁来保护?
等着看谁笑在最后吧。(2006年8月20日凌晨零点50分,中央一套垃圾时间过后)
作者:邹蓝(著名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