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浏阳河vs金六福:跟到何时方是休

“中秋团圆——金六福酒”、“中秋团圆——浏阳河酒”,几天之间,北京的大街小巷布满了这两款酒的最新街牌广告,在有的地段甚至有如亲兄弟一般并排在一起。这还不算,电视广告也传出了同样的声音。这是怎么了,不小心撞车了?可细一想,感觉没那么简单,这两种酒都是近些年在本土崛起的全国性品牌,主力产品、主力消费者、价格、甚至很多的操作手法都极其相近,难道不是撞车而是在“较劲”?

在酒业浸淫多年的唐先生为记者解开了迷团:浏阳河始终把自己定位成金六福的跟随者。凡是金六福推出了什么活动,浏阳河都会在第一时间予以跟进。譬如最近的金六福送依波表活动一开展,浏阳河马上也推出了送表活动,只不过把依波表换成了天王表,并增加款式种类供渠道有更多的选择。当然也不排除浏阳河是在报一箭之仇。前几年浏阳河率先与中国奥委会合作,成为奥委会的合作伙伴。后来金六福发现了体育营销的价值,便以更大的力度与奥委会合作,并把体育营销发挥到了极至,完全掩盖了浏阳河的体育营销锋芒。所以当浏阳河看到去年春节期间金六福的“春节回家”概念获得巨大成功后,也萌发了抢夺这一概念的想法,经过精心筹备,在中秋节前推出了“中秋团圆”的概念。

本土企业由于创新和研发能力的不足,很多企业都会采用跟随策略,以降低风险和节省营销成本,虽然没有先发优势,因为本土市场容量和区域差异性巨大,操作好了,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销量和份额,甚至还有可能后来居上,一直采用产品跟随策略的娃哈哈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但全方位营销策略的紧密跟随,尤其是传播策略的跟随,似乎还不多见,尤其在知名企业之间。当年恩怨难解的同城乳业双雄伊利和蒙牛,虽然一度都打出了“草原”牌,但“心灵的天然牧场”与“来自内蒙古大草原”也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战略考虑。

在营销的各要素当中,除了传播策略,都可以实施跟随策略。事实上,在每一个行业,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行业的成熟,产品、价格、渠道等营销要素的同质化是必然所趋。而传播不同,它不仅与企业当期的销售相关,更是企业品牌塑造的主要手段,品牌是企业的战略选择、是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源泉,对企业的持续生存与成长至关重要,对白酒这种特殊的快速消费品更是如此。

品牌的价值来自于独特的文化与个性,任何一个成功的品牌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即使是一次短期的促销,其活动主题也应该同品牌的核心价值保持一致,即使不能为品牌加分,至少也不能伤害品牌、混淆品牌的核心价值。

浏阳河与金六福这次雷同的、大规模的促销宣传,从当期来看,可以相互借力(甚至有点联合促销的意味),也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对双方销售的短期提升是有利的,应该能够达到各自促销的目标。然而从对品牌塑造的贡献来讲、从企业持续的发展来讲,却大不相同。

浏阳河曾经着力打造中国“第一庆功”酒的概念,然而我们看不出“中秋月圆”与浏阳河的“庆功”的品牌核心价值有何内在联系,即使其能够自圆其说,消费者是否能够明白?相反,金六福一直在坚持传播自己的“福”文化,“春节回家”、“中秋月圆”一脉相承。谁追随谁,谁首先争夺到一个概念,这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谁在这种追随中能够坚持自己的品牌核心价值、坚持自己的品牌调性,在消费者心智中留下清晰的品牌个性,谁就能走得更远。单从这个层面讲,金六福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