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品牌接触点传播:金六福酒的“关键时刻”如何落地?

正当全国酒民和其他社会公众快要将金六福驱逐出脑海之际,金六福酒突然又在广大消费者的眼前一亮“金六福,中国福”,“金六福中国人的福酒”。

但是遗憾的是,显然,从消费者的感知来看,此时的“金六福,中国福”与之前的“喝金六福,运气就是这么好”没有太大的区别。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

因为福文化虽然在中国文化中积淀很深,对中国消费者的影响也很深。但是,他始终还是一个显得很宽泛的概念。是多子多福?是自求多福?是一脸福相?是福如东海?是福寿绵长?……

因此,金六福要实现品牌落地的关键在于,首先我们向消费者回答一个问题:福从何来?

透过“消费者洞察”(consumer insights)我们会发现,所谓“福”其实是一种结果。

就拿金六福早先提出的所谓“运气”来说吧。中国老百姓心智中会把“运气”分为“好运”和“霉运”还有“背运”几种。

走到路上捡到钱包是好运,可是走在路上踩着一颗石子摔了一跤,倒下时又正好趴在水坑里叫做运气“好”得出奇。所以,“喝金六福,运气就是这么好”看似找点很正确,但是却依旧没有真正触及顾客心智中的“关键时刻”甚至还可能使得顾客产生负面联想。

那么,如果说运气是个存在分野的概念的话,“福”又该从何而来呢?

很明显,福气从好运开始,喜事来“福气”才到。盖因福气在中国人心智中,福气是一种运气和喜事时刻相伴的持续行为的表现。也就是说运气好了是走脱了“背字”,喜事来了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事多了,人生境遇大顺,是称为“福气好”。

因此,“福”的直接诱因应该是“喜”。找到了“喜”也就找到了金六福酒品牌与顾客沟通的“关键接触点”。

紧接着,金六福又需要面临一个同样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虽然“喜事”是诠释“福文化”的“关键接触点”,但是消费者除了在广告上看到之外,丝毫感觉不到这种“喜”这种“福”离他们的距离很近。因此,也就只得将其视为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此时要求金六福必须做到将“喜”与“福”实实在在的在消费者心中落地,才能取得品牌传播的最终胜利。

那么,金六福的“喜”与“福”如何在消费者的心智中“落地”开花呢?

这就意味着金六福必须围绕“喜”与“福”的品牌核心理念开发出可资品牌“落地”的“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ales proposition)。也就是发现可以拉近品牌与顾客距离的“关键接触点”。

如果我们将金六福提炼出的“福”“喜”作为消费者“心智数据库”对金六福酒品牌讯息敞开大门的第一步的话。那么,这个“福”“喜”距离我多远?就成了消费者心智中“讯息反应包”对此作出判断的“关键时刻”了。

好吧,既然是以“喜”为主,我们自然就应该从消费者有何喜事入手来发掘了。

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观念,消费者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性格,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癖好。

他们不只是只对某种事物感兴趣,他们可能不止是对自己身边的喜事而高兴,可能还会为别人的喜事而高兴;他们不止是会为自己的喜事高兴,还会对国家民族的大喜事感到自豪。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得他们的心智期许“近及诸身,远及万物”。

那么,金六福的“喜事”从何而来呢?

无他,“家、国天下”也!婚嫁是喜事,升迁是喜事,佳节是喜事,得子是喜事,乔迁新居是喜事,公司发展是喜事,国家兴盛也是喜事。于是,当消费者心智中“讯息反应包”将这些关乎“家、国天下”的种种喜事讯息纳入先前“福”“喜”感知中融会时,便实实在在的将这些喜事带来的种种喜悦之情加载到金六福酒之上。这不就找到了品牌落地的关键接触点了吗?

于是,金六福最后终于领悟到了这一点,将“福文化”的直接诱因“喜”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国庆、春节,婚嫁、升迁、以及能激发国人自豪感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提炼出了“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ales proposition),拉近品牌与顾客距离的“关键接触点”,成功的实现了品牌“落地”。

(作者李海龙是密西根州立大学市场营销系访问学者,mba、索瑞斯(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首席培训师;曾服务品牌: 海飞丝、玉兰油、 长江置业、 壳牌石油、品客薯片、 百佳超级市场、老君液酒、西部影视拍摄基地、北京环球集团等多个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咨询项目的操作。欢迎与作者李海龙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email:lihailong43@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