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施振荣+联想” 一个有趣的猜想

有“华人pc教父”之誉的施振荣,在日历掀到公元2005年时,就将退休了。在施振荣几十年的创业生涯里,在宏基遭遇经营困难的时刻,有过引退,也有过复出。而这次退休计划,施振荣至少在一年前便已慎重作出决定,在去年济南的代理商大会上,他亲自向内地的数百家代理商宣布了这一决定。

施振荣此番坚决地表示将不会对宏基进行幕后掌控,不会为自己设立荣誉董事长或荣誉集团总裁等名位,“后施振荣时代”的宏基,将完全交由职业经理人团队去运营,自己今后只会以大股东身份参与董事会运作,不再介入公司日常运作。

但施振荣又表示不会淡出it业,而会以个人的方式,继续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产业中“无中生有”,奉献自己的经验与智慧。有意思的是,透过即将接过宏基接力棒的王振堂之口,施振荣表示,在退休之后,将乐意为联想集团做顾问,“把自己28年的宏基创业和起起落落的经验教训与之共享”,因为“尽管宏基与联想在pc产业互为竞争对手,但大家同为华人世界知名品牌”。

这显然不是即将一身轻松的施振荣随意抛出的一句话,它使得“施振荣+联想”有了现实的猜想可能。施振荣与柳传志可谓是it圈内华人创业史上的双子星座,也可谓是英雄之间惺惺相惜。

“毕竟他是一个中国人,宏基的成功,说明中国企业能跟外国企业相抗衡”,柳传志谈到施振荣时曾这样感叹。而现在的联想,正处于戴尔等国际厂商狂攻之下的多事之秋,“施振荣+联想”,并非没有现实的可能性。

施振荣对联想并非没有过影响。1997年,当联想的国际化已经迈出去一条腿时,柳传志率队去台湾考察,会晤了施振荣,而这次的台湾之行,最后让联想撤回了为国际化所准备的全部人马。显然,施振荣当时肯定有一番话语让柳传志深有触动。

在华人it圈,甚至在全球it产业中,施振荣都可谓是一名出色的战略家与管理者。他发明的“微笑曲线”一一按照各个环节产生的附加值的多少,把制造业价值链勾画出一个微笑曲线,至今对产业分析还有相当大的价值。而在全球it企业家中,施振荣出书的勤奋也罕有人可比。

施振荣著书,缘于其深信“不留一手”。而退休之后的施振荣也决定“一手不留”,所以,他向联想伸出分享经验的橄榄枝,倒正符合其不留一手的哲学。

事实上,在去年济南代理商大会上透露退休计划的同时,施振荣还透露了自己退休之后“一手不留”的计划。当时,他表示将推出一个专门的网站(stanshares.com.tw(cn)),希望与业界一起探索被他称为“中华智融”的新愿景。

在stanshares网站,可以看到施振荣留下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从事信息电子业三十年,当前是全球信息业在位最久的ceo,对产业的点点滴滴了若指掌,经验之久无人能及,且涵盖自创品牌、制造代工、国际行销、财务规划、研究发展、组织再造与变革管理等各个层面,其中有些是花了学费才得到的宝贵经验,希望提供大家作为参考。”

今年,有一件外界还知之甚少的事件与施振荣的“中华智融”相关,而其中的参与者,恰巧就是联想&联想投资携宏基一起并购了主做wap业务的深圳讯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据了解,双方携手投资600万美元的这桩并购,正是施振荣决定退休之后的第一个投资行动。宏基此次的投资方,正是施振荣今年才开始筹建的新的投资公司,而它正是施振荣去年宣布退休后专做“中华智融”的投资公司。而联想投资,恰恰又正是柳传志一直在亲手掌控的项目。

“施振荣+联想”=?这显然还是一个基于猜想又尚难有答案的疑问。施振荣主动示好,柳传志是否会领情,又是一个有趣的疑问。不过,这样的猜想依然值得推测下去。

--柳传志表示2010年左右将是联想国际化的时间表,而今天,宏基欧洲业务的营收已经突破20亿美元,施振荣可以与联想分享的国际化经验显然非常丰富。

--在戴尔直销的攻势之下,全球很多厂商开始舍分销渠道而试水直销,联想也是其中之一。但宏基坚信分销能战胜直销,认为戴尔不足为虑,王振堂甚至信誓旦旦要将宏基做到全球第三大pc厂商。如何对付戴尔,施振荣与柳传志之间可以探讨的细节也会有很多。

所以,我倒宁愿相信,“施振荣+联想”将不仅仅只是一种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