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美满的婚姻,却闹得天怒人怨。联想集团和亚信略带匆忙的婚姻,现在看来,是出现了矛盾。
2006年1月4日下午,亚信集团宣布任命亚信副总裁齐舰,代替俞兵出任下属子公司联想亚信董事长、ceo兼总裁。次日,以联想网御总经理任增强为首,大约百名左右原联想系人马,不约而同递交了辞职信。
记者在采访亚信高层时也印证了这一说法,截至目前,有约50名员工去意已定。
到底是亚信清洗联想,还是联想人马不满亚信,故事还要从前年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说起。
■曾经门当户对
此事说来话长。2004年7月28日,国内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联想集团,与著名的通信服务商亚信控股在北京签署协议,联想集团以其500人规模的非电信it服务业务,作价3亿元人民币,置换亚信控股15%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联想集团成为亚信公司单一最大股东,原亚信控股有限公司将更名为“亚信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联想与亚信联想共同成立一家名为“联想亚信”的新公司,负责原来联想的it服务。
在签约仪式上,杨元庆和丁健不约而同地披露了一个细节:此次合作源于2004年初二人在飞机上的一次偶遇。在那次交谈中,双方都意识到了it服务市场的未来发展,于是才有了这次合作。
两位家庭地址比邻而居的老总为了交易完成,还不时串门去喝个咖啡。
亚信是中国第一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高科技企业。2003年10月,亚信收购太平洋软件,开始从“全电信”服务提供商到“全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移,以拓展电信以外的市场。
丁健表示,亚信进入非电信领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只是以前一直在寻找一个好的战略合作伙伴。
而权威市场机构idc2004年6月底最新发布的《中国it咨询服务2004-2008预测和分析》报告显示,联想的it咨询服务以3.5%的市场份额,跻身中国it咨询市场前三名。
时任亚信ceo兼总裁的张醒生信心十足地说:“联想的名气和亚信的实力,将有助于这一业务的开展。”
“对于双方来说,这都是一次借船出海。”亚信董事长丁健在签约现场表示。
丁健这话颇有深意。亚信可以借助联想集团的名气,以及不必花一分现金带来的业务和客户,可以说傍上了一艘大船。
但是联想有什么好处呢?
■联想剥离it服务意在收购
人们当时对这宗生意讨论最多的理由是,联想集团由于当时it服务部门不赚钱,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所以才赔钱卖出去。
2004年2月,由于联想集团没有完成原先为自己定得过高的任务,投资人和董事会纷纷指责联想过于贪大求全。
对此,杨元庆表示今后将先学会二元化,再尝试多元化。“二元化”意味着,联想集团只留下赚钱的第一类核心业务,即个人电脑及相关产品,以及第二类要重点发展的业务,即手机业务。
联想集团把包括it服务、软件外包、网络产品等在内的其他业务归为第三类种子业务,这些业务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
杨元庆说,这类业务未来可能有好的市场潜力,但目前与公司核心业务在业务规律、发展阶段和管理模式上还有一定差异。对于这类业务,联想集团不会放弃,将以“更加灵活”的机制来促进其健康发展。
据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以及首席财务官马雪征介绍,联想的软件和网络业务都已经转由投资公司负责管理。
事实上,当时联想集团要借更大的船出海,他们即将宣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宣布收购之前四个月,剥离不属于核心业务的it服务已经是当务之急。
于是,it服务成为一块烫手的山芋。亚信的出现,对于联想可以说恰到好处。但是事实上,直到7月27日晚上11:43,双方才坐在办公室里把字签完。
两位董事长的一拍即合,和两位首席财富官的亲自对账,让合作进展得异常顺利。按照当时张醒生的说法,两个集团这么大资产的调度、战略的调度、市场的调度、人员的调度能够在两三个月时间内做完,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个中原因除了联想即将在四个月后宣布收购ibm个人电脑外,还有一个原因是,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5:00,亚信第二季度的财报一定要向华尔街公布,亚信不可能在公布财报以后,再宣布有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合作,这样对投资人来讲信息是不透明、不公开、不适宜的。所以亚信希望能够在公布财报的时候,告诉所有的股东,已经做了这个战略性的合并。
谈判的异常顺利,促成了这个有些匆忙的婚姻,但是同时也埋下了问题的伏笔。
■陪嫁联想网御亚信接手了联想的烂摊子?
对于新公司的赢利前景,马雪征当时表示:“下半年,it服务业务可以实现赢利。”
但是擅长资本运作的亚信,显然决不会仅仅由于联想的名气,而决定接收联想的数百人马和一个赔钱的业务。
当时,主营信息安全业务的联想网御还没有正式亮相,但是联想也决定将联想网御作为it服务业务的一个部门,一并打包卖给亚信。
联想网御是联想当时为数不多的赢利业务。舵手任增强是联想集团早年创业时的“十八棵青松”之一,自2001年接手信息安全事业部。
联想网御的前身是联想集团信息安全事业部,属于联想集团的种子业务之一。部门自成立以来,每年的业绩增长都在100%以上,人员增长在每年50%以上。
联想出售联想网御也有两个因素在内。一是联想网御是非核心业务,必须出售。
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加上一些海外投资公司的进入,联想集团有了外资背景,所以该部门才单独分离出来,以便继续进行国家信息安全的业务。
按照我国政府相关规定,凡是从事国家信息安全业务的公司,必须是本土公司,不得有外资背景。
对于亚信来说,任增强率领的联想网御团队也颇为令人艳羡,一个赚钱的部门加上一个即将赚钱的部门和联想集团的名气,使得亚信有了信心。
时至今日,赚钱的联想网御也是联想亚信最舍不得割舍的部门。
■联想网御小姐的身份,丫环的命
尽管在杨元庆眼里,每年业绩都在突飞猛进的联想网御是“联想第三大挣钱的部门”,但是联想网御却是个小姐的身份,丫环的命,处处受气。
任增强接管联想网御之前,公司半年仅销售了9台产品,手下只有七个人。但是经过三年的拼搏,刚刚有了好转,却由于联想集团战略调整,而被迫出售。
联想网御办公地点从联想集团位于北京上地的办公大楼搬出,大约240多人,都已经搬到位于北京中关村地区的中电大厦办公,这实现了在物理空间上与联想集团隔离,同时也符合业务与有了外资背景的联想集团脱离的规定。
即使到了联想亚信同一栋楼上班,联想网御还是没有正规的身份,名不正,言不顺。由于亚信的外资背景,联想网御从事安全领域也有很多不便。所以联想网御挂靠到了联想集团母公司联想控股旗下,直到2005年5月份,联想网御才正式亮相。
此时,联想网御的身份属于联想集团母公司联想控股公司旗下的独立子公司。除了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五大子公司之外,柳传志手下的子公司增加到六家。
不过联想控股却一直不这么认为,联想集团也不这样认为,联想亚信也不这么认为,联想网御本该是联想亚信的一个部门,只有联想网御还是这么认为。
主要原因是亚信的外资背景影响了联想网御的业务,为了从事信息安全业务,联想网御一直都对外说自己是联想的团队。一位联想亚信人士表示,“联想网御的人挂联想胸卡,用联想邮箱,连资质认证都是用联想名义。”
另外一位亚信基层员工表示:“我真的一点都不了解联想网御,要不是有一次开会在他们那儿用了会议室,我甚至不知道有这个地方。”
一位接近事实的人士评价道:“就相当于联想网御和联想亚信关系名存实亡。”
■联想亚信多次调整战略
拥有了联想网御的联想亚信,战略却变得不够明朗化,多次调整战略。这也使得联想亚信的业务表现不佳,一部分原联想的业务被甩卖,甚至联想网御的业务都受到了制约。
据一位联想亚信内部人士介绍,2005年年初,亚信将收购的联想业务资产中的企业桌面电脑服务,也就是运营外包部门,由于第一个季度没有完成任务,无偿转让出去。
2005年11月9日,亚信再次作价2500万元人民币,对汉普管理咨询进行mbo,将从联想收购的此项业务卖给汉普管理层。据一位内部人士介绍,汉普其实比较抢手,亚信原本想出售汉普顺便搭出亚信以前买的太平洋软件,结果没想到,汉普闹成mbo了。
此外,一位消息人士透露,亚信还将包括联想亚信的电子政务部门在内的部分资产贴钱转让给长天。只留下了挣钱的联想网御和金融部门。
不仅出售联想的旧业务,亚信对自己的一些业务也是不停地买进卖出。2005年10月26日,亚信将人力资源管理和商务智能软件业务作价1500万元,出售给上海和勤软件公司。这个价格属于贱卖,亚信此举亏损了大约几千万元。
此前,2003年10月22日,亚信花费645万美元现金和255万美元的亚信股票,收购原太平洋软件人力资源管理和商业智能软件业务。
对于一直处于盈利状态的联想网御,联想亚信希望能够将其保留下来。据一位离职的人士介绍,在2005年10月底,亚信宣布电信和信息安全是其核心业务,这导致联想网御到底是不是内外资公司的问题公开。
很多客户都打电话来问联想网御,到底是内资还是外资?没有了内资背景,联想网御的业务开展变得非常艰难。
之前连续14个季度,都能完成任务,来亚信后前三个季度也都完成了业务的联想网御,出现了明显业务萎缩。
更主要的是,去年12月份,亚信表示要对董事长俞兵做出调整,重新整合联想亚信。
■问题爆发
双方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终于由于俞兵的离职而爆发。
2006年刚过,亚信宣布任命亚信副总裁齐舰,接替俞兵为联想亚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和ceo兼总裁、联想网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直接向亚信集团ceo兼总裁张振清汇报。
同时,联想亚信表示第四季收入将低于预期。亚信预期第四季度净收入大约是1600万美元至1700万美元,此前预测的数字是18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预测第四季度每股损失0.90至0.95美元,此前预计在0.38到0.49美元之间。
联想亚信还表示,这一人事调整得到亚信大股东联想集团杨元庆董事长的支持。为了发展信息安全业务,联想集团与亚信集团共同组建了由联想集团副总裁张荣宗、联想亚信新任董事长兼ceo、联想网御董事长齐舰、联想网御总经理任增强三人构成的联想网御重组委员会,主要负责对信息安全业务管理的指导,尽快帮助信息安全业务恢复赢利与增长。
在宣布该消息之前,联想的很多业务都已经被清洗出售。
将亚信业绩的下降归罪于俞兵,以及此前连续对联想业务的大动手脚。导致第二天,任增强以及联想网御的大部分管理层和大约百名员工,向联想亚信提出了辞职,将辞职报告交给了人力资源部。
据一位离职员工表示,按照正常的交接,应该在两周之内结束。
一位联想亚信内部人士评论道:“联想网御的一看,兄弟们都给剁光了,人家凭啥留下给你卖命啊。”
■双方面子文章
包括俞兵以及任增强在内的数位离职高管,均证实了自己的离职,但都表示目前不方便发表任何评论,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对于已经离职的人员,联想控股方面表示,不会接受俞兵回到联想控股,对于在此次事件中离职的员工,也不允许回到联想控股。
而联想集团则以董事长杨元庆给网御员工的一封公开信作为答复,杨元庆表示:“联想一贯反对任何违反商业规范、职业道德的行为,作为亚信的重要股东和联想网御的创办者,我们同样不希望看到任何类似行为损害联想网御的业务和品牌。我在这里重申,除联想网御之外,联想不会支持任何其他信息安全业务。”
联想网御的离职员工是不是打算成立新公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消息。
■亚信员工历数当家人
亚信内部的员工,要说公司人员流动最多的时期,应该是在2004年前后。
几个在亚信的老员工认为,田溯宁时期的亚信是创业的激情阶段,丁健是稳步发展阶段,到了张醒生,是忽悠阶段,张振清带领亚信回归。
一个重要的人物是韩颖,某种程度上韩颖是田溯宁、丁健等人的老师,她让这些技术出身的管理人员真正懂得了“做事”与“做生意”的区别。让他们了解企业运营的核心是财务以及如何让资本在运营中增值。
2005年4月,亚信高层闪电交接,张振清接替张醒生。他个人的稳健与扎实,在他所带领的研发团队、cmcc销售团队中都得到彰显。
■整合难题
双方问题的爆发,也引出了企业文化融合以及整合的难题。
对于联想来说,已经在国内经历了巨大成功的联想,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与蓝色巨人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整合过程中,仍然具有很强势的精神,逐渐用务实的做法去影响甚至改变ibm的员工。
当然在整合过程中,柳传志所说的,“杨元庆具有的妥协精神,是整合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
联想与ibm整合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只是在一年之际,用戴尔的高管阿梅里奥,替换了原ibm的沃德担任ceo,不同的是,由于联想业绩尚可,联想此举,并没有引发原ibm人马的大批离职。
倒是联想系人马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与亚信的磨合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才导致联想系人马的离职。
一位原亚信的员工表示,“我觉得亚信的人都很务实,做事认真,讲究效率。”
一位亲身体会了联想和亚信文化融合的员工在网上评价道:“联想网御的军事化作风”与“缺乏激情的亚信的外企风格导致的阴阳失调”难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