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英特尔“陛下”时代的终结

由于英特尔的自大、反应迟缓以及战略失误,导致其用重金维系的联盟正在迅速崩溃,而对于整个行业和消费者来说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2004年6月9日,对amd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即使用里程碑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也决不为过。和英特尔在中国竞争了11年后,amd终于成功地和中国pc业的老大联想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个协议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宣布了英特尔中国业务联盟的彻底崩溃。

早在去年7月份与曙光服务器合作开始,amd的攻势就对英特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夏新、厦华、京东方、富士通、惠普、sun、ibm,其中包括一直坚持只支持英特尔的戴尔在最近也不得不相继改变最初的态度,承认“如果市场有需求,戴尔也会采用amd的芯片”,随着英特尔在中国最大的客户联想的倒戈,这个几乎垄断了中国芯片行业的联盟已经名不副实。

在商业领域,合作与竞争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像戴尔和惠普在打印机方面等等,但是这次联想和英特尔之间关系的变化却不比往常。

曾经有人评价过,英特尔是真正的pc王者,包括像惠普、ibm这样的厂商都不得不看英特尔的眼色行事。记得惠普一位负责人说过,最让他寝食难安的就是英特尔哪天又降价了,为此他不得不进行新的调整,以及面对新的损失。

外国巨头尚且如此,中国的pc企业更加不敢得罪英特尔,即使像联想这样的企业也一直唯英特尔马首是瞻,每次英特尔推出新的产品,联想都是抢先表态。

当然,除了在芯片市场的统治地位之外,英特尔在中国市场采取了包括核心策略、公关策略、广告(补贴)策略、渠道策略和竞争策略等一系列商业策略,不可否认这些策略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

尤其是英特尔把pc厂商分成几类,为有潜力成长的公司提供几十万到几千万美元的补贴,通过这样的手段把大小厂商都统一到自己的阵线上来,因此成功地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的处理器oem市场。在近11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厂商会放弃巨额补贴而去与市场前景还不明朗的amd合作。而且,当时的amd由于连续业务亏损,没有财力与英特尔作这样的对抗。

英特尔的这种策略久而久之实际上已经形成一个在pc产业的联盟,大大小小的pc厂商都在英特尔制定的规则下活动。同时英特尔对于与其合作的企业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在行业内只有amd与其竞争,所以任何pc厂商和amd的任何联系都是大忌。

面对英特尔的策略,在一段时间内,amd确实没有办法。在全球增长最迅速的中国电脑市场中,amd的cpu大部分只能出现在攒机市场。在整机市场,品牌厂商不支持amd,所以大部分消费者不知道amd为何物。笔记本电脑更是除了紫光,没有一家用amd的cpu。作为全球第二大芯片厂商,amd在中国还没有和英特尔分庭抗礼的实力。

amd自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经是第11个年头了。在过去的十年里,amd只是在diy市场上打下了半壁江山,在品牌pc以及高端产品市场上一直步履维艰,所占份额微乎其微,品牌电脑上的商用估计连5%都达不到。amd虽然在中国diy市场上占有50%左右的份额,但与英特尔垄断中国市场近85%的cpu市场份额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了。

然而从2003年起,amd在中国的主攻方向从“diy游击战”转向“品牌攻坚战”,从二线厂商寻找突破口,加强与品牌机厂商的合作。在中国品牌电脑市场上,amd先后赢得了清华紫光和夏新电子等品牌厂商的支持。在中国行业市场上,amd在积极改变diy形象的同时,以百年老校汇文中学为基点,实现了64位技术在教育界的应用。在高端服务器市场上,amd与曙光实现了强强联手;清华大学也采用了基于amd opteron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集群,并已完成从32到64位的软件移植。

这种策略让amd从英特尔联盟中最薄弱的区域开始进行蚕食,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逐渐进入一线领域。

同时,英特尔在美国与一直希望进入家庭消费市场的惠普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惠普成为amd在全球第一个大的合作伙伴。这次的合作对amd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联想的变化。

在去年6月,惠普就发力将一款标配amd处理器的t系列品牌pc重磅投入中国家用pc市场,4999元至5999元的定价使惠普走下了高价神坛。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惠普已拉开了叫板联想之势,其在价格策略上紧盯联想,各档次的pc售价均与联想价位很接近,而且遍布全国的惠普专卖店均开在联想专卖店的旁边,就是要看用户是认可惠普的品牌还是认可联想的品牌。惠普有关人士还表示,尽管价格下来了,但pc仍然是盈利的。

惠普的这种做法狠狠地刺激了联想,联想唯一的价格优势在一夜之间就荡然无存。所以联想也不得不考虑新的策略去应对惠普。

在联想与amd联手之后,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战略。因为在公布了黯淡业绩后,分析师大多没有对联想目前的战略留下什么印象。但新的消息则有助于减轻人们的担心情绪,即联想在中国消费者电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变得踟蹰不前。分析师表示,以往联想一直向英特尔采购cpu晶片,而amd的产品相对较便宜,这显示联想或会采取价格竞争手段来维持市场占有率。

一个公开的秘密是,联想、方正、同方、tcl一直是英特尔在中国市场的oem直供客户,而围绕这四家直供客户进行重点攻关,也一直是amd在中国市场的工作重心之一。如今,能与国内pc市场老大的联想进行合作,这样的意义自然非同凡响。

从全球来看,英特尔与amd竞争了33年,在33年中,英特尔一直没有给amd机会,2003年,英特尔是80%的市场占有率,而amd只有7%,且两者的销售额更相差10倍以上。

在一定意义上,这次能让amd咸鱼翻身的正是英特尔自己,一次小小“失算”后,让amd在64位芯片的较量中获得领先。

amd的竞争对手英特尔低估了64位芯片在目前家庭电脑中的重要性,指出在软件“生态系统”环境还需要开发,这样家庭电脑用户才会发现64位功能的用处;64位技术在网络浏览和字处理方面的优势是很有限的。

然而业界却不这样认为,随着amd的64位处理器在市场上的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强,在性能比拼中又占据优势,加上amd一贯的低价策略,amd一步一步取得成功。到2004年3月,包括方正、宏基、实达等都已经开始与amd合作,国内一线pc厂商不用amd的壁垒被打破。

虽然64位市场的成熟尚待时日,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内网络游戏产业的迅速壮大,网络游戏要求较高的图像处理及内存管理能力,基于64位芯片的服务器与前台pc将肯定成为网游厂商们的新宠。“3年后芯片市场上,amd将占据50%的份额。”amd中国区产品经理纪朝晖曾经透露了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

借助64位处理器的强劲增长,amd在去年下半年连续两个季度扭亏为盈。押宝64位,对于amd来说,既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新的希望所在。amd挑战自我,其全部意义在于,这是一次划时代的技术创新,更是一次求生存求发展的重大转折。

从另一方面来看,amd的实力日增,对英特尔构成的挑战也越来越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amd中国公司计划将服务器、pc机市场引向64位计算模式。其对外发言人陈劲松表示,支持amd64平台的已经有超过1000家主要的oem厂商和软硬件开发商。再过几个月,微软将配合amd全力推出全线64位windows正式版,这将会掀起一个“64位主流化”的高潮。

在全球范围内,amd的好消息接连不断。根据current analysis公司的统计,4月的最后一周,amd在台式电脑cpu的销售量首次超越intel。评论认为,这对于一家长期与intel这个巨人正面交锋的公司来说,意义格外重大。虽然intel在服务器与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占有率仍远远超过amd,但是amd近几年来市场表现突出,渐渐吞食了原来属于intel的版图。

但无论如何,amd在中国市场确实已经给英特尔以强大的压力。据悉,英特尔已为自己在64位芯片的动作缓慢感到后悔,兼容64位的英特尔xeon处理器将提前面世。

而amd日前也宣布要推出全新处理器sempron系列,口号是“重新定义日常计算”。在中国市场,amd能吸引到联想,其实已经是最大的成功,从联想采用amd的芯片来看,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合作的效应,这实际上已经对英特尔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尽管在64位争夺上英特尔判断失误,但是这个庞然大物的势力仍旧存在。英特尔在产品分布上也无孔不入,建立了一个牢固无比的渠道。在对付合作伙伴方面则依靠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几乎处于产业垄断的地位,实施“金钱加大棒”的策略,以此来限制他们与其它处理器厂商合作,使合作厂商虽然心有畏惧,但在脸上又得表现出感激涕零之状。

在这次联想与amd合作之后,就有声音传出,“表面上这是因为英特尔的64位处理器晚于amd而且迟迟不能面世,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厂商为了市场而做出的不情之举”。据悉,在cpu价格方面,联想要比戴尔的价格高出2%,这是联想一直感到不快的地方,在一个毛利润只有8%左右的行业,一个零件成本高出2%基本意味着无法对抗。据透露,同等性能的amd和英特尔芯片,英特尔的价格要高出2%以上,但由于英特尔在业界的地位和市场占有率,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厂商在与英特尔讨价还价中只能忍气吞声。

所以有人评价pc厂商的纷纷倒戈,“真正的原因却是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厂商对英特尔长期‘霸道’的积怨”以及为了生存采取的讨价还价策略。现在有了联想带头,相信更多的国内厂商会利用amd与英特尔理论。

同时,这个情况也是中国政府比较愿意看到的一个结果,在今年初,中国政府曾经警告英特尔响应政府提出的无线标准,但英特尔一直没有反应。对英特尔的表态,中国很快作出反应。一份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签署的的红头文件对英特尔等国外厂商下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通牒:如果英特尔在5月15日前既不支持wapi,也不承诺将现有802.11无线模块从所有待售迅驰笔记本中取出,迅驰将禁止在6月1日之后继续销售。

对消费者而言,当然希望amd能不断给英特尔施加压力。这样,无论是对技术、价格、发展都是有利无弊的。两虎相争,最终得利的是谁?当然是终端用户了。因此,很多的消费者竟然感谢amd做出的不懈努力,认为正因为一直有amd和英特尔较量,也才能使cpu芯片的发展突飞猛进。

但是由于英特尔势力依旧强大,因此在和amd的合作中,联想是小心翼翼的。据悉,联想目前只打算在“锋行”系列中引入amd-64位芯片,而且,联想同时否认了将在商用电脑与服务器中采用amd芯片的传言,原因自然是害怕得罪英特尔这个业界巨头。所以,从长期来看,amd仍然需要面对英特尔的严峻威胁。

也许仅仅是在北美市场,也许仅仅只有一周时间,但在截至4月24日的一周内,amd在桌面处理器零售市场的销量确确实实超过了老对手英特尔。根据美国current analysis公司公布的数据,amd这一周在桌面处理器零售市场占据了52%的市场份额,而英特尔的市场份额仅仅为47%。不过,由于英特尔在oem市场有着巨大的优势,该公司这一周在整个pc市场占有的市场份额仍然达到了61%,远远超过amd的37%。

尽管如此,这一周对于amd来说仍然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五年来amd第一次在销量上超过它的最主要竞争对手英特尔。current analysis公司高级分析师托尼-杜博斯(toni duboise)指出:“对于amd来说这的确意义重大,因为这是自从该公司推出毒龙(duron)处理器之后第一次在某一个领域向英特尔发起正面挑战。”

本文系《科技智囊》杂志供本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