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乍现
象梁先生这样的问题,在随后的市场上开始不断出现,问题的焦点是usb设备引起的。一些网友开始在网上讨论这个问题。据《走进中关村》报道,主要的问题出现在华硕、技嘉以及微星等台湾厂商的865主板中,其实这或许仅仅是一个巧合,因为在国内的主板市场上,这三家占的份额也是显而易见的。出现高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走进中关村》的文章称受高人指点,"并不是某个主板品牌有了问题,而是英特尔的南桥芯片出现了瑕疵!"据悉,出现问题的南桥芯片不仅包括了ich5,而且涉及了ich4。而瑕疵是新出现的,早先供应的产品并不存在问题。其中的时间界线就在今年9月份,也就是说从2004年9月份以后生产的英特尔ich4/ich5都可能存在一定缺陷。
据悉,英特尔前一段时间对ich4/ich5做了设计调整,其中一部分原本内置的保护电路被取消了。当然做改动之前,英特尔公司也做了验证性测试。但遗憾的是,有一点被忽略了,中国大陆市场环境有独特之处。usb外设制造厂商众多,在使用设计不标准的usb移动硬盘盒、摄像头等设备时,改动过的南桥芯片会有可能出现危险。而同样的情况也在前置usb口的机箱上出现了,如果接口部分不规范,芯片也可能被过高的电流击毁。这就造成了usb设备引发的主板问题。
在微星科技中国区客户服务论坛上,笔者看到了如下的一些内容:
一、2004年12月7日,微星的一位客户因为南桥烧毁,投诉到微星售后维修部。由于微星非常关注此问题,特意请用户把整机带到维修部。在用户的配合下,微星的工程师见到了烧南桥的整机,并更换完好的主板进行故障复现检测。当连接了一种usb移动硬盘后,出现的现象是检测不到usb硬盘,同时桌面定格死机,再次开机显示器无反应,检查主板发现南桥已经烧毁。
二、该用户使用的是富士康机箱,再次更换主板,连接usb移动硬盘后,测量机箱的前置usb接口外壳的电压,上面竟然有+3v的电压。按usb2.0标准,usb端口的外壳应当接地,这3v电压从何而来?为追根寻源,工程师拆下机箱前面板,发现机箱的前置usb接口,竟然是非常简陋的一个接口,没有pcb板,仅仅是一个usb端口,用一个塑料架固定在机箱前置面板上,从机箱拆下的前置usb端口,外壳没有接地。而在usb的规范中规定,前置usb端口需要安装在pcb板上,同时端口外壳接地。
三、进一步测试,在这个usb端口插入其他usb设备,可以正常识别使用,没有出现烧南桥的故障。在检测移动硬盘时,发现它的usb插头外壳也没有接地。 也就是说当外壳没有接地的usb端口插入外壳没有接地的usb设备的时候将导致南桥烧毁。而把usb端口的外壳焊接一根地线,连接到机箱。然后再插入这个usb移动硬盘。系统立即检测到usb硬盘。
这些问题也佐证了简略的一些usb设备,包括usb接口线等都是造成主板出现故障的原因,当然,其中的根源还是在南桥芯片方面。
一些技术细节
usb的传输信号是采用差分技术。d-和d+两根信号线传输的不是二进制的信号,是高频的、波动的电压信号。当d+电压大于d-时,代表二进制的1,反之是0。usb端口外壳是封闭的金属环。高频的、波动的电压信号通过这种封闭的金属环,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反过来这个感应电动势又会影响usb的电压信号,导致过高电压,烧毁南桥里的usb电路,从而烧毁南桥。
虽然,问题是由一些不规范的设备造成的,但英特尔在南桥芯片方面显然是有问题的,毕竟以前的芯片就没有问题。
国际上有关usb数字式消费类产品和usb外设的标准要求必须有esd防护功能,必须符合emi标准的规定。就连机箱的前置usb插口也要有esd保护装置。但是国内市场上早期的u盘、usb外设基本都没有esd保护。这是导致南桥烧毁的根本原因。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开始设计和生产有关esd防护的装置,用于usb数字式消费类产品和usb外设,以及电脑主板上。众所周知,usb2.0是高速的数据信号传输设备,如今支持usb2.0的数码产品也越来越多,而原来usb1.1的技术不能适用了。
英特尔在他们的865和usb2.0设计指南中说esd(静电放电)保护装置放在机箱的前置usb的pcb板上,可是我们的机箱前置usb的pcb板不是主板厂设计的,是一些小厂(或机箱厂)设计生产的。从来就没有考虑esd这个问题。这也不能怪前置usb的pcb板设计,因为英特尔没有指定用什么样的esd,仅仅是说要经过测试不影响usb信号才可以。via的南桥对usb2.0控制器和hub设计的比较好,防esd能力强。所以很少有via的主板烧南桥的现象。所以,我们也不要迷信英特尔。
英特尔会召回吗?
据悉,英特尔公司已经就相关问题与受影响的台湾主板厂商展开磋商,很有可能前者会对后者作出相应的赔偿。
其实,英特尔召回也有不少例子了,最近的一次在2004年中期,英特尔部分ich6南桥芯片出现质量问题,该问题可以导致主机无法启动。据英特尔发放给主板厂商的资料中说明,此次事故是由于制作ich6的生产过程中操作失误,导致ich6出现漏电问题,令主板受损而不能正常运作。并不是所有ich6南桥芯片都出现问题,其中受影响的ich6芯片包括ich6、ich6r、ich6w及ich6rw等系列,主要集中于6月7日至14日出货的产品。据估算英特尔回收了约四万片主板,不少大厂因此受到影响。
对这一次英特尔是不是也要采取类似的举措呢?毕竟从根本上解决才是最终的办法。 虽然说,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预防这个问题,比如,在插拔usb设备时,先释放静电;尽量不要购买低档的usb设备、传输线、usb数字消费类商品;对于长期使用比较固定的usb设备,如打印机,尽量不要经常带电插拔;电源线路最好连接有安全地等等。
但不管怎样,也是因为芯片本身存在的瑕疵,致使这种问题的频繁出现,从源头上讲,消费者的利益应该得到最大限度内的保障,无论是英特尔还是主板厂商,都应该积极地给用户进行免费的更换,确保用户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如果你的主板有这个问题,更换没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