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2年,西门子“拐点”
20世纪90年代前期,西门子遭遇危机,股价跌落一半,企业处在被分割的边缘。
外因:全球化浪潮、自由经济这是大背景,以及西门子商业贿赂造成的信任危机。
内因:异常德国化形成的呆板、等级化的文化,大企业病造成部门协调问题、成本问题,以及是否十足的市场化等等。
此次“拐点”的标志事件为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倒了。
2、西门子品牌年龄以及冯必乐其人
品牌年龄:160年。
其人:冯必乐,1992年任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在任期的十三年公司发展过程中,在冯必乐看来,有四点是无论如何不能丢弃的:高革新力,财政稳定性,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以及企业赖以存在的基本价值——勤奋、纪律性、诚实、忍耐力和可靠性等。
3、西门子“拐点”战略及战略成果
“拐点”战略:1992年top计划、1997年top十计划、1998年十点计划等。
战略成果:1992年西门子股票跌破100欧元,而到2000年秋天,距离推出top计划八年,距离推出十点计划二年,据说还比提早一年最终达到目标——已经超过400欧元。《商业周刊》“2006年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西门子以78.28亿美元品牌价值位居第44位。以至2005年底冯必乐卸任的时候,德国民众感谢老天赐给他们一位如此成功的企业家。
二、西门子top计划要点
1992年,西门子的“top”是指时间优化过程,time opitimized processes。
比如,各个部门的top计划中,某继电器生产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来自更小型企业竞争导致业绩倒退,市场份额萎缩,解决方案是成立更小的业务单位,调动所有的员工加快全部生产流程,目标是占领更高的市场份额,取得更好的行动结果。
又如,在维也纳的电力供应和整流器部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工序过程持续时间长,功能性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解决方案是创建新结构,加速整个价值创造链,目标是结构和流程组织要以过程为导向,工序持续时间减半。
又如,hicom大型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产品生产周期对国际市场来说太长,解决方案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生产过程,与有责任感的团队合作,通过广泛交流整合组织,目标是将产品生产周期减半,强化过程理解,并作为未来业务成功要素,将新的过程工序应用到其他业务领域。
所以,西门子“top”要点,似乎说的就是生产流程,一种更快速度的内部工序流程,说的是时间。
正如西门子监事会主席郝尔曼弗兰茨所言:时间已成为最起决定作用的竞争要素……如果西门子的产品上得太晚,那么我们将失去顾客和市场,这样我们也失去了生意的基础。
三、西门子top计划点评
1、西门子top的市场营销导向
所谓的时间流程不只是一种管理方法的从属概念,还是以自身为导向,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转身,是从理念到销售全过程的重新审视和收拾,是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案,解决的不只是大企业病,减少工序时间不只是解决成本偏高或员工的奖金分配问题,是市场导向的态度问题。
2、西门子top的企业文化导向
通过市场导向,加速流程运转的速度,是对西门子一百多年文化的扬弃。一百多年的企业尊崇,文化可以变得呆板、保守、等级化或十分德国化。这是一场文化变身,需要剔除保守文化,鼓励大胆革新。正如冯必乐先生所言:“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激活公司的力量,我们启动了这场运动”。
不仅西门子文化在改变,甚至德国文化也在改变。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德国以“相对论”、“阿司匹林”、“音乐杰作”、“汽车”、“足球鞋”、“现代印刷术”等六大雕塑,表达德国的创意以及创意对人类的贡献,以期改变国家形象,变身为全球“创意国度”。
3、西门子top的品牌形象导向
从字面上理解,“top”也有站到“顶端”,成为“超级”的意思。梳理西门子top全局,纵观自1992年到2005年冯必乐退休,top的动机和结果就是字面意思。在1992年西门子也是一流品牌,但没有因为遭遇拐点而脱离一流跑道,没有因为新锐品牌的崛起而蒙尘,而是通过top计划继续保持了国际顶级品牌地位。
西门子“top计划”和ge韦尔奇的“数一数二”有殊途同归之妙,是故西门子top计划也可以解读为西门子顶级品牌运动。
在与以下两个top计划比较中,我们更愿意将西门子的此top理解为经营导向挑串起的西门子市场营销、企业文化、品牌形象等等的整体变革的一揽子运动。时间流程是此top计划的纲,此纲一举,拔出萝卜带出泥是全局改变。
作者:薛华,品牌专家,差异策划(www.difference.com.cn)总策划,中国工业电器品牌网(www.cn-elc.com)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