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微软公司的激励机制

大多数不断发展的公司都会遇到一个典型的问题:怎样把人才留在技术岗位上,也便充分利用他积极累的专业知识和公司已付出的投资。同样,在微软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聘用新雇员并将之培育成优秀的技术人员之后,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微软公司的一个独到之处就是把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推上管理者的岗位。

盖茨与公司其他的早期领导一直都很注意提升技术过硬的员工担任经理职务,这一政策的结果也使微软获得了比其他众多软件公司别具一格的优越性--微软的管理者既是本行业技术的佼佼者,时刻把握本产业技术脉搏,同时又能把技术和如何用技术为公司获取最大利润相结合,形成一支既懂技术又善经营的管理阶层。例如集团总裁内森·梅尔沃德(36岁)是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师从诺贝尔物理奖得者斯蒂芬·霍金。他负责公司网络、多媒体技术、无线电通讯以及联机服务等,但是这一方法对于那些只想呆在本专业并且只想升到本专业最高位置而又不必担负管理责任的开发员、测试员和程度员来说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这样,职业管理的问题就产生了。微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在技术部门建立正规的技术升迁途径。建立技术升迁途径的办法对于留住熟练技术人员,承认他们并给予他们相当一般管理者可以得到的报酬是很重要的。

在职能部门里典型的晋职途径是从新雇员变成指导教师、组长,再成为整个产品单位里某个功能领域的经理(比如excel的程序经理、开发经理或测试经理)。在这些经理之上就是产品单位的高级职位,这包括职能领域的主管或者产品单位中的某些职位,他们负责excel和word等产品组并且构造用于office应用软件的共同特性。

同时,微软既想让人们在部门升迁以产生激励作用,还想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建立起某种可比性。微软通过在两个专业里设立(按照不同职能部门,起始点是大学毕业生的9或10级,一直到13、14、15级)。这些级别既反映了人们在公司的表现和基本技能,也反映了经验阅历。升迁要经过高级管理层的审批,并与报酬直接挂钩。这种制度能帮助经理们招收开发员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工资方案"。

级别对微软雇员最直接的影响是他们的报酬。通常,微软的政策是低工资,包括行政人员在内,但以奖金和个人股权形式给予较高的激励性收入补偿。刚从大学毕业的新雇员(10级)工资为3.5万美元左右,拥有硕士学位的新雇员工资约为4.5万美元左右,对于资深或非常出众的开发员或研究员,盖茨将给予两倍于这个数目或更多的工资,这还不包括奖金。测试员的工资要少一些,刚开始为3美元,但对于高级人员,其工资则达8万美元左右。由于拥有股票,微软的17800名雇员中有大约3000人是百万富翁,这个比例是相似规模公司中最高的。

在微软这一技术晋级制度中,确定开发员的级别(指sde,即软件开发工程师的级别)是最为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在微软以至整个行业中留住优秀的开发员是决定一个公司生存的关键,还因为确定开发员的级别能为其他专业提供晋级准则和相应的报酬标准。在开发部门,开发经理每年对全体人员进行一次考查并确定其级别。开发主管也进行考查以确保全公司升迁的标准统一。一个从大学里招来的新雇员一般是10级,新开发员通常需要6~18个月才升一级,在硕士学位的员工要升得快一些,或一进公司就是11级。一般的升迁标准和要求是:当你显示出你是一位有实力的开发员,编写代码准确无误,而且在某个项目上,你基本可以应付一切事情时,你会升到12级,12级人员通常对项目有重大影响。当你开始从事的工作有跨商业单位性质时,你就可以升到13级。当你的影响跨越部门时,你可以升到15级。在开以部门中,大约有50%~60%的开发员是10级和11级人员,大约20%属于12级,大约15%属于13级,而剩下的5%~8%属于14级和15级。由于级别是与报酬和待遇直接挂钩的,这样,微软就能确保及时合理地奖励优秀员工并能成功的留住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