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将面临新挑战
2005年8月17日,雅虎用总计6.4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和从软银购得的淘宝股份,交换阿里巴巴40%股份。
王峻涛指出,如果微软洽购雅虎成功,阿里巴巴将面临新的挑战,因为阿里巴巴的老板不再是雅虎,而是微软。他指出,阿里巴巴采用的是甲骨文的数据库,并通过阿里软件销售金山、linux软件,微软未必能够容忍这些做法。
“更为重要的是,微软是否对淘宝、支付宝感兴趣?强势的微软,是否能够长时间的容忍虽然是第一大股东、但投票权打折的事实?”王峻涛说,“这也许是对马云和中国电子商务的最大挑战。”
在王峻涛看来,对于微软洽购雅虎以及将产生的一系列影响,阿里巴巴已经完全失去了话语权,“自从阿里巴巴卖给雅虎,就注定了这样的命运。”
微软需要雅虎基因
王峻涛对于此次微软提出洽购雅虎表示不在意料之中,但在盼望之中,“微软在网络时代没有应有的地位,这是很古怪的事情。”
他指出,微软在互联网领域摸索10余年,虽然有很杰出的产品msn,但却发展成了最模糊的网络商业模式,因此微软需要雅虎的基因。
而对于微软在此时提出洽购雅虎,王峻涛表示并不奇怪,因为目前雅虎很便宜,发展也很混乱,而目前雅虎股价达到历史最低点,是收购最好的时刻。
王峻涛认为,微软若洽购雅虎成功后,基因重组都会遇到困难,但微软应已做好充分准备,按照微软一贯做事的做法,将会砍掉多余的业务,留下合适的基因。“微软+雅虎,也会是一个全新的物种。”
在15日杭州举行的阿里巴巴集团年度员工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首度对员工谈及其对微软洽购雅虎事件的看法,称独立自主是阿里巴巴一贯原则。
马云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互联网国家,中国互联网企业必须参与建设全球互联网的未来,进而成为能够影响全球互联网格局的重要力量。
马云还表示,本次微软公司对雅虎的收购事件,不仅涉及到阿里巴巴集团的利益,也将直接改变世界互联网的现有格局,对中国互联网未来走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确保国家,客户,员工以及股东利益的前提下,阿里巴巴集团对此高度关注、积极参与,与微软和雅虎公司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交流,并已经为此聘请了数家著名财务顾问和律师事务所。
马云强调,阿里巴巴集团将一如既往的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的原则,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变化,不管微软雅虎此次并购结果如何,阿里巴巴集团都不会改变对公司的领导和方向。
马云在年会上还鼓励员工以更为开放的心态和协同的精神,做深做强阿里巴巴集团,完成其理想中的全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繁荣未来。
在雅虎董事会决然拒绝微软的每股31美元(交易总值约合446亿美元)收购报价,以及放出“第三竞购者”烟雾弹后,微软与雅虎间的并购角力进入拉锯阶段。目前为止,双方未就并购作任何让步。日前有消息称,微软正计划将收购报价抬高至每股35美元(交易总值约合500亿美元)。
阿里将受益于收购案
雅虎在中国的投资公司阿里巴巴现在还没有对这次收购正式表态。该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日前在年度员工大会上表示,阿里巴巴将一如既往坚持独立自主发展原则,不会因为并购结果改变对公司的领导和方向。而在上周,同时面临雅虎和微软压力的软银董事长孙正义也表示,没有出售雅虎日本股份的计划。
业内人士认为,理论上看,如果微软加注收购金额,并且保证雅虎亚洲投资公司的自主发展方向,雅虎的亚洲投资公司应不会阻挠这次并购。
分析认为,微软尽管目前风头被google盖过,但其极其强大的全球品牌影响力对刚刚踏上全球化之路的阿里巴巴来说也将是很大帮助,阿里巴巴将受益。而对软银来说,当前的业务重点是寻求不断加强其在媒体内容业务方面的实力,这方面微软可满足其需求。
据消息称,阿里巴巴已聘请了顾问,如果其合作伙伴雅虎最终被微软收购,该公司将通过谈判扩展管理独立性,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已同阿里巴巴取得了联系,希望了解这次收购对阿里巴巴产生的影响。
中国对微软价值极大
据悉,微软与雅虎的交易案,事实上已获得雅虎内部大部分股东支持,目前的拉锯关键只是收购价格。雅虎董事高姿态的背后所把持的王牌,正是其拥有的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亚洲投资。
在亚洲,雅虎的两个投资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和日本雅虎在各自的市场均取得巨大成功:阿里巴巴全球是最大电子商务集团,而日本雅虎则是雅虎在为数不多的市场上互联网业务超过了google的投资公司。目前,在这两个公司中,雅虎分别持有39%和33%的股份。
分析师预计,雅虎在亚洲的资产今年将增值约15%,雅虎海外公司为雅虎贡献了近一半的业绩。正望咨询的吕伯望则认为,阿里巴巴和日本软银空前的持有一个话语权,特别是阿里巴巴,其b2b和中国雅虎对雅虎市值做出很大贡献,再加上还没有上市的淘宝、支付宝等,对微软价值很大,甚至有分析认为,仅阿里巴巴部分就占据微软目前报价的
雅虎没有多少微软需要得到的东西。我看微软舞剑雅虎,意在阿里巴巴。雅虎控制着阿里巴巴40%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如果以微软的势力,在全球复制阿里巴巴商务生态链的模式,将对世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王育琨(首钢发展研究院企业所所长)
震撼全球财经界的微软雅虎收购案,是改变互联网格局的一次大并购。一般的分析都认为,微软此次收购,目的是“吞下”雅虎后,大幅提升其与google竞争的实力,弥补其在互联网战略的不足,高溢价反映了微软向网络方面转型的急切心情。我则从比尔·盖茨的眼镜后面看到了他对阿里巴巴的垂涎。
投资者显然认为并购不会带来什么好处。投资者持续不看好这个并购,他们的担忧已经使微软的市值缩水400多亿美元。为什么投资者持续不看好微软的这次并购呢?
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说,收购雅虎是微软公司全面转向拥抱在线服务并成功投资搜索和广告市场道路上的下一个重要里程碑。可是,在这两个市场,微软与雅虎结合在一起的力量也难以跟google抗衡。在线广告行业目前的规模已经超过了40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三年里达到近800亿美元。微软的一个大问题是,在线广告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但是它却一直在被边缘化。就是老品牌雅虎,也是日落西山,远远被google甩在了后面。google在美国搜索市场上占了65.98%的份额,而雅虎和微软的市场份额合起来也只有27.84%。
显然,雅虎没有多少微软需要得到的东西。我看微软舞剑雅虎,意在阿里巴巴。雅虎控制着阿里巴巴40%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而在比尔·盖茨眼里,阿里巴巴或许代表了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盖茨宣布退休被问及“你认为下一个比尔·盖茨是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中国的马云”。
一如比尔·盖茨不是单项技术或产品设计师,而是一个社会设计师,马云将企业形式和企业运作当成核心进行完整的发明创造,他设计了全新的组织人力资源和发挥创造力的方法。迄今还没有人像他那样对中小企业客户的需求和运营有那样深刻的理解。
在一步步地开挖和创造中小企业需求的过程中,马云和阿里巴巴便处于一种创造性的状态。当电子商务领域一定要建立诚信体系时,他们就开通“诚信通”服务;要有交易市场,他们就建立了阿里巴巴和淘宝网;要能确保安全支付,他们就推出了“支付宝”;要能方便地找到信息,他们就收购了雅虎中国;企业需要广告直达客户,于是又有了阿里妈妈;企业需要软件服务,则推出saas软件互联平台……阿里巴巴,今天竖一根柱子,明天砌一面墙,后天又搭个凉棚,一般人还看不出阿里巴巴的整体影像。可是当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中国雅虎等等一起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才恍然大悟:马云正在领导着他的团队、客户、股东、合伙人和众多利益相关者,搭建一个开放、协同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电子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实现了100%的增长并突破1000亿元。预计2008年仍将保持100%以上的增长。而在这个1000亿元的大拼盘中,支付宝一家就占了50%以上。按这个趋势,用不了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10000亿元。马云判断,一个全球化公司70%~80%的业务是由电子商务完成的。根据这个判断,全球电子商务支付市场会惊现几十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远远超过史蒂夫·鲍尔默强调的微软属意美国在线广告800亿美元的水平。
这样一幅互联网的整体影像,与比尔·盖茨对互联网的认识不谋而合。由于打击盗版等举措,微软在亚洲市场上表现欠佳。收购雅虎,是微软进入亚洲市场的入场券。如果以微软的势力,在全球复制阿里巴巴商务生态链的模式,将对世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3强。
据分析,在2005年的交易中,阿里巴巴与雅虎协议,若雅虎被其他企业收购,而雅虎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权控制权将发生转移,阿里巴巴拥有对雅虎持有股份的优先回购权,这可能会影响雅虎将阿里巴巴股份转让给微软。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雅虎日本,目前软银持有其41%股权,根据协议,软银可以否决雅虎任何出售或购买雅虎日本的股份。
这意味着,如果雅虎的亚洲投资公司反对其公司资产低价转让,微软将失去在亚洲最大的“潜力股”。
除了雅虎(日本)外,阿里巴巴可能是微软收购案中,需要用心对待的另一个“大麻烦”。
“无论雅虎是否被微软收购,阿里巴巴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独立发展的原则。”被卷入收购风暴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日前正式表态称。
尽管此前外界皆深信,这一次,“他的阿里巴巴”将逼近失去控制权的风险——如他们已经看到的太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一样。
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19日在自己的博客中分析:这场并购中,唯一的变数是雅虎在日本和中国的资产。“这次两大跨国巨头在全球瞩目的较量中,中国的阿里巴巴和日本的软银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而现在,面对微软,马云和他的团队能否再次牢牢攥紧手中的阿里巴巴?
从操作上而言,按照2005年阿里巴巴并购中国雅虎时双方之约定,一旦大股东发生变化,阿里巴巴拥有对雅虎持有股份的优先回购权——这份优先回购权,被认为是其向微软开价时的重要筹码。
但这并非是可以让微软坐下来好好协商的最关键要素——它决定的无非是两家在议价上的进退,而微软通过如此轰动性收购希望获得的,也绝非由此产生的直接投资收益。
对微软来说,他应该会更加珍视,通过此次收购获得的与阿里巴巴深度合作的机会,协商和权衡合作方式,以求得刺激其中国市场业绩飞跃的机会。
微软的跷跷板?
微软急切需要得到这样一个机会。
作为全球软件产业的老大,微软一直对这个潜力最为巨大的市场抱有厚望,但实际表现则难见突破。
一直以来,主营业务领域,微软的市场仍旧局限在政府采购和大企业、大客户领域。
即使走到这一步,一方面,微软已付出的公关代价昂贵;另一方面,则饱受中国软件业界内外诟病。更重要的是,这一市场局限让微软的中国战局难得短期有所突破。
多年如是。
2002年6月,微软与中国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据此,公司将投资超过62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境内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活动。这被认为是微软在华最大的一笔政府公关支出。
数据显示,微软在与发改委2004年至2006年的一期合作中,对中国企业的战略投资约6000万美元,软件外包6300万美元。自2003年开始,先后有中软、创智、神州数码、浪潮、浙大网新、上海宝信和亿阳信通等7家国内企业成为微软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虽然通过系列合作,微软获得了许多行业性大订单,但随着近年“保护民族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等呼声高涨,在费尽心力稍有斩获之后,动静渐大的微软几成“全民公敌”。
更让其郁闷难解的是,在占中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领域,微软则一直难得规模突破之法门。
而阿里巴巴恰恰可以提供该一通道。
阿里巴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b2b平台供应商。据市场调研机构报告显示,按收益计算,阿里巴巴占据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约51%的份额,拥有超过2400万的中小企业会员。
随着信息化需求的进一步提高,这些企业都将对应用软件产生新的依赖。也正是看到了这一商机,阿里巴巴于2006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阿里软件,以为前者提供相应的软件服务。
“电子商务必须跟软件配合才能走向下一步,我们必须进入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马云说。
这一理念与微软最近用力宣扬的“软件即服务”刚好吻合。
具备足够想象空间的是,一旦对接了阿里巴巴的千万中小企业客户,微软将在中国迎来如何的发展机会?
而事实上,二者已经看到了这样的合作机会。
2007年4月,微软和阿里软件首度携手,即将落脚点锁定在了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为2000多万中小企业开发创新型应用。
此类合作对微软的吸引力在于,通过阿里软件构建的在线软件服务(saas)平台,它获得了面向这一潜力巨大的企业群提供“按需付费”服务的绝佳通道。
最新数据显示,仅2008年2月,阿里软件的“软件互联”平台总注册用户已达到6742.8万,月增长速度达到150%。
“msn(中国)+中国雅虎”?
以目前两家的运营状态来看,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组合。
作为微软在华两大战略性业务之一,msn互联网业务板块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国外互联网公司均告失利——微软同样面临了这样的窘境。
即时通讯业务算是一枝独秀稍有起色,但还远落后于腾讯qq。近来,微软通过平台化调整,开始在windowslivemessenger中集成更大的实用与游戏功能,并开放给第三方合作伙伴,但目前尚不见起色。
与此相比,比如msn门户、搜索、邮箱等,微软的其他互联网业务就更加逊色,难见突破。
但以其全球战略来看,微软不可能放弃互联网市场,尤其中国这一用户最多、增长潜力最大的“黄金富矿”。
现在,与其他进入内地的境外互联网企业一样,微软需要一个本土盟友。实际上,它一直缺少这个。
中国雅虎更是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按照马云的说法,雅虎目前正处于“散功”后,开始恢复和修炼的阶段,急需血液补充。msn与中国雅虎几乎在每个业务上都可以相互借鉴和增强,一旦能有效整合,将可以更快恢复中国雅虎的元气。
从目前国内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态势来看,基本上所有的公司都在往全业务方向演进,从门户、搜索、即时通讯,到邮箱、博客、社区乃至游戏,以最稳固地占领和捆绑用户终端桌面。总有一天,这些通过不同途径行进的巨头们,要在这最后的“尺寸之地”展开全面厮杀——除非颠覆性模式横空出现。
这一格局下,尽管不能保证“msn(中国)+中国雅虎”必定能优势胜出,但这种组合加上微软及阿里系软件(淘宝旺旺、支付宝等)的助阵,肯定胜算更大。与此相较,比较清楚的则是,光凭msn(中国),或中国雅虎的单打独斗,胜出的几率会小得多。
牵连偌大,微软和雅虎的并购案短期恐难见定局。
然而,无论结局如何,套用马云的回应,该事件“将直接改变世界互联网的现有格局,对中国互联网未来走向也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中国作为最大的互联网国家,中国互联网企业必须参与建设全球互联网的未来,进而成为能够影响全球互联网格局的重要力量。”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