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微软顾此能否不失彼?

就在微软为如何对付google而煞费苦心的时候,微软的其他对手们正在微软的传统领地发起了攻势。

两年前,在微软宣布将大幅度增加对互联网的投资时,立刻得到华尔街的“用脚投票”,宣布当日股价大跌了11.38%。尽管这一战略,长期来看可能会收到成效,华尔街担心的是,短期可能会分散精力给微软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现在看来,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

企业软件难达预期

6月26日,甲骨文发布的2008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显示其收入增长了24%,净利润增长了27%,这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在软件4巨头中甲骨文是增长最凶猛的,增速不但超过了ibm,更大大超过了微软,也把sap,sap,sap,sapsap甩在了后面。现在,按照收入计算,2008财年甲骨文的总营收为226亿美元,超过了ibm,成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它的运营利润率由5年前的36%增长到现在的42%,也超越了微软。

甲骨文是微软在企业软件市场的“头号敌人”,从数据库、中间件、商业管理软件等都是微软的直接竞争对手。

如果当初微软并购了sap,甲骨文的日子也许就不会这么好过了。2003年底、2004年初微软曾野心勃勃谋划收购sap,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事实上,早在2001年开始,微软就通过并购和自主投资进军企业软件市场;2003年,微软成为mbs(微软商业解决方案)部门,微软当时对于mbs部门的预期目标是到2011年mbs部门将实现100亿美元的目标,并且在微软内部与桌面windows系统目前的业务规模旗鼓相当。

在企业软件领域,微软也一直有着很好的表现,微软有一半的营收来自于企业客户,这主要得益于其电子邮件基础设施、数据库系统、开发者工具、办公生产力应用、以及其它软件。

通过开展收购,微软还打造了一系列企业软件,即microsoft dynamics。microsoft dynamics是微软的erp和crm管理软件新品牌,它替代了微软商业解决方案品牌(mbs)。微软希望通过这一产品向甲骨文和sap发起直接挑战。不过,但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一个愿望。

可以说,微软进入企业软件市场的途径是很明智的,微软选择的是市场容量大的行业市场,通过与行业isv合作,作为深入到企业软件市场的突破口。然后,不同于与微软在操作系统的“一家独大”,在企业软件市场微软却是“后来者”,如果微软的扩张速度没有甲骨文、ibm等“领先者”动作快,就肯定被甩在后面。

以前微软把ibm和甲骨文作为头号对手,但后来,微软发现给自己威胁更大的敌人是google,于是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付google上。2006年4月份,微软宣布将大幅度增加对互联网的投资,尽管当时质疑不少,但是并没有动摇微软转型互联网的决心,相比之下,给外界的感觉微软在企业软件的进攻势头减弱了。

在微软进入企业软件市场之初,普遍的观点就认为微软最终会成为这个市场的统治者。但现在看来,微软离这个目标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微软在操作系统个人桌面领域创造的奇迹,并没有重现在企业软件领域。

移动领地遭遇夹击

微软同样也希望把在个人电脑上创造的奇迹复制到移动终端上。毕竟移动终端是一个规模更大的市场,今天的智能手机最终将演化为未来的个人电脑,微软早就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并已经染指多年,早期主要在pda领域和palm打斗,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流行,微软快步进入到这一新领域。

微软“入侵”手机市场,曾经引起移动通信设备商的惊呼。微软来势汹涌曾经搅得整个移动通信市场人心惶惶,就像现在苹果和google插足移动领域,也引起诺基亚、微软等的恐慌一样。

和symbian只提供手机操作系统的策略相比,微软在移动领域的推进策略是“以操作系统平台为核心,构建一个产业生态系统。尽管symbian仍占有60%上的地盘,但近来windows mobile在借助微软在软件和个人pc上的成功,其发展趋势很明显,目前微软windowsmobile已经是手机操作系统的老二。

然而,随着苹果和google对移动市场的进入,微软遇到了新威胁。继苹果将osx改造成为iphone的手机操作系统后,google也在去年11月高调宣布联合34家企业和组织成立“开放手机联盟”,并计划开发代号为“android”的手机操作系统。业内人士分析,“android”的出世,google将免费软件的触角从有线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扩展,并给市场带来强大的冲击。

传统移动巨头诺基亚不得不开始采取行动了。6月24日,诺基亚宣布收购全球最大手机操作系统公司symbian剩余52%股份,实现全资控股。同时,诺基亚承诺symbian手机操作系统将免费对外开放。同时,其还将联合att等多家运营商巨头组建非营利性的symbian基金会,向全球推广该平台。分析人士认为,诺基亚此举,是对同样打着“免费牌”的google android的防御反击,同时,symbian免费开源后,手机操作系统领域中只剩下微软windows mobile仍然继续沿用收费的策略,这也将给微软带来很大的压力。

诺基亚和竞争对手过去都采用symbian系统,但是该系统在高端设备上有运行速度过慢等弱点,阻碍了诺基亚的快速扩张。与此同时,微软加大了对windows平台的投入,令众多厂商青睐有加,甚至不少的新款手机已经放弃symbian系统。诺基亚在今年初也曾表示,准备在手机中使用windows mobile,然而现在一切都已改变。分析人士认为,随着symbian的免费开放,微软的windows mobile的日子将会很尴尬。

不久前,微软一名相关负责人称,微软计划到2012年使windows mobile的市场份额占到40%。不过,在新、老对手的夹击下,微软要实现这个目标肯定阻力重重。

“左右逢源”不容易

pc时代的辉煌成就了微软的桌面帝国。但是,毕竟传统的桌面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增长空间有限,微软不得不不断扩张自己的地盘。而且,现在的微软已经成为年收入近600亿美元的大公司(按2007自然年计算,微软的收入为579亿美元),这样大的公司要保持持续增长,除了扩张没有退路。

然而,曾经咄咄逼人的微软,它的不但扩张计划正在遭遇挑战而且挑战越来越大,它的当家视窗产品也出现疲态。从最近的财报已经体现。

微软截至3月31日的2008财年第三财季,微软客户端部门第三季度营收为40.3亿美元,同比下滑24%。据专业人士分析,这和vista销售疲软有着很大的关系。vista面世后遭到许多用户的批评。与此同时,微软仍在继续对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换代,逐渐停用旧版本并推出更新版本。微软不顾部分用户反对,宣布从今天7月份开始起停止向零售商店供应xp,同时也停止向绝大多数pc制造商发放xp授权许可。而微软的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7将于2010年1月面世。如何使vist进入尽可能多的新pc,将成为微软未来几个季度的首要任务。

在传统业务遭遇考验的同时,微软在互联网的表现仍不尽人意。2008财年第三季度,微软在线服务业务部门营收为8.43亿美元,运营亏损为2.28亿美元,去年同期运营亏损为1.71亿美元。此时,google却扩张势头正猛。

由于微软还没有找到对付google的良方,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教授迈克尔·库苏马诺认为,与其收购雅虎,微软还不如追求sap,微软的优势在于面向企业销售软件和其它各类应用。

的确,大中型企业目前还不愿为在线服务付费,所以一直专注于企业市场的甲骨文,并没有被纷繁复杂、热点不断的互联网领域分心。因为甲骨文的主要客户是大企业,这些企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把它们的大部分业务交给提供按需服务的厂商。

但是矛盾的是,微软依然要兼顾个人和中小企业,这正是对在线服务有强烈需要欲望的用户群。尽管微软仍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手中还握着500亿美元的巨额现金,但是微软也不太可能同时收购雅虎和sap,据有关转接估算,这两笔交易的总价值将超过1200亿美元。即使是微软,也没有足够财力完成如此大规模的交易。

离别微软时的盖茨说,微软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就是扩大网络搜索引擎服务。然而,毕竟微软赖以发家的传统软件是微软的根基。在微软在把更多精力投向互联网时,会不会忽视对传统软件领域的扩张,进而丢失阵地?

微软必须做到“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