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家生产圆珠笔的企业,但是销路不好。原因在于圆珠笔芯中的油墨没有使用完,笔芯上的圆珠就坏了。这是一个致命的质量问题,厂家找到许多专家对笔芯中的圆珠质量进行攻关,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最后这家企业的一个工人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办法很简单,他把笔杆截去一段。这样,没等“圆珠”报废,油已用完了。这个办法简单得不可思议,但却十分可行。
还有一则故事,发生在上海。有一家手帕厂生产的锦缎白手帕销售受阻,库存积压20万条。按照习惯思维,手帕总是用来擦手、揩汗的。但销售人员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手帕除了实用的功能外,应该还有美化功能,而市场上没有一家手帕厂是以美化功能进行定位的。这个发现让他们欣喜不已,他们对库存的20万条帕重新进行加工,在上面印上图案,配上说明书,重新投放市场,结果大受欢迎,这批滞销的白手帕成为了畅销商品一售而空。
无独有偶,一商家从电视上看到博物馆中藏有一明代流传下的被称为“龙洗”的青铜盆,盆边有两耳,双手搓摩盆,盆中的水便溅起一簇簇水珠,高达尺余,甚为绝妙。该商家突发奇想,何不仿制此盆,将之摆放在旅游景点或人流量多的地方,让游客自己搓磨,经营者收费,岂不是一条很好的财路?于是他找专家分析研究,试制成功后投放市场,效果出奇的好。博物馆中的青铜盆只具有观赏价值,而此商家将之仿制推向市场,则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一个人如果受到习惯思维的影响,得出来的判断是大同小异的。这种思维不是不对,但如果长期局限于这样思考问题,往往会抑制人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就像切苹果一样,如果不换种切法,你就永远不可能看到苹果里面美丽的图案。
启示:创新的源泉,实质上就是突破自我、突破常规和思维定势,不仅生活上如此,管理上也应该换个角度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