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记者采访了郑妙勤女士,倾听她是如何看待软件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soa、开源等问题的看法。
记者:你认为软件行业有哪些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将带来哪些影响?ibm是如何引领这些趋势的?
郑:我认为,软件行业有以下三大趋势:整合、软件就是服务、组件化。
首先是整合,整合是目前的最大难题,也是未来的重要趋势。ibm认为整合是一个大的范畴,它包括了人员的整合、流程的整合和信息的整合。整合将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的系统都很复杂,公司的并购越来越多,因此流程的整合方面越来越重要;信息的整合方面,工商银行的总裁曾表示,以前不良资产达到46%,现在数据大集中后,可以看到全部的报告,不良资产已经降到1.6%;公司有很多分支机构,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如何让大家能够协同工作是是人员整合方面要解决的问题,ibm在整合方面倾注了很大的力量。
第二个趋势,ibm预测,未来软件就是服务,软件将是一个黑盒子,封装成各种各样的服务提供给用户,因此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将是非常重要的标准,而各个服务之间将可以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进行连接或沟通,当然esb有很多工业标准,例如uddi、soap等。ibm在中国研究中心csdl有soa设计中心,可以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设计基于soa架构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有很多客户采用了ibm基于soa的解决方案,“以前一个月才能增加一个新的应用,而现在2~3天就能完成。”
如果将软件作为一个黑盒子,其核心是自主计算技术,包括了自我配置、自我优化、自我诊断和自我?,例如以前db2是将智能放在dba上,而现在是将智能放到环境之中。
第三是组件化的趋势,未来的趋势是应用的开发越来越容易,而其中的关键就是采用组件化的架构。目前ibm正在将中间件进行组件化,并已经有了很多可复用的中间件组件,而客户则是关注在行业组件上。未来将会有很多不同的组件,ibm将会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更多的组件。
记者:能否介绍ibm下一代数据库方面的研发具体细节?对现有的数据库用户将带来哪些影响?
郑:ibm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支持xml的数据库新版本,但具体细节现在还不方便透漏。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数据库如db2采用的是关系型的结构,支持的是sql查询,未来推出的产品将可以同时支持sql和xml查询。一方面可以更方便地查找内容,在非结构化信息方面的查询功能增强;其次是查询效率的提升,第三是支持数据迁移。
记者:有些观点认为soa产生的背景是源于国外对很多遗留系统的整合需求,并不适合中国用户现在的国情,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用户在新建或开发系统时如何才算采用soa架构?
郑:soa是一个兼容的概念,是最基本的应用设计方法,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越早采用soa对客户受益越大。目前已经有soa相关组织在探讨关于soa认证问题。
记者:ibm是如何在linux的开源与保护自己的专利技术之间进行平衡的?
郑:首先,ibm积极拥抱开源,同时ibm在很多方面也采用了开源技术,例如,在ibm的wct(workplaceclienttecnology)就采用了开源的开发平台和工具——eclipse开发框架;ibm捐献了cloudscape作为java开源软件derby,遵循gpl协议,derby是100%纯java编写,ibm有70多个战略产品采用了derby;另外,今年5月ibm收购了gluecode公司,该公司为开源服务器软件geronimo提供支持和服务,geronimo系统被应用于客户服务、电子商务网站和工作共享网站等。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和低端应用客户可以采用gluecode应用服务器软件,免费进行开发和部署,然后在需要时从ibm购买相关的软件支持服务,同时当企业规模扩大后可以转向websphere。
记者:作为ibm中国软件研发中心的总经理,你目前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郑: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人才方面。目前ibm研发中心大部分人才比较年轻,经验比较少,一个成熟的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塔底层、中层和塔尖都要有相应的人才,尤其是中国市场需求变化非常快,又有很多银行、电信等业务量大、需求复杂的客户,需要很多经验丰富的人才来帮助客户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挑战,而目前中国研发中心的人才大部分还是在金字塔底层;另外国内的很多人的职业观念是更喜欢做管理人员,而不是成为技术专家,我们正在改变他们的思想,在ibm技术专家与管理人员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才,ibm研发中心将更重视技术专家型人才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同等甚至优于管理人员的环境。因此今年我最高兴的事就是从国外挖了很多人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