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因lg空调在美国销售低价机器而遭美国同行强烈反对,并准备提起反倾销诉讼,此信息传到国内,引起一片哗然,没想到这次反倾销“光顾”到了05年多灾多难的空调业,中国商务部等国家部门已经紧急筹措,寻找对策,现在虽然还不知道最后结果,但是,可以肯定即便倾销不成立,这件事情对于中国空调企业来说,如同伤口上再撒了一把盐,个中滋味只有中国空调业老板心里最清楚。
2005年,对于中国空调业来说,本来就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一路飓升,并且现款现货,再看下游,家电连锁们加快扩张速度,直接导致三个因素,一是渠道投入费用上涨,二是前期资金占用,三是渠道之间混战损失,其它传统渠道由于国家宏观调控,资金不再畅裕,再看消费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已经导致空调市场出现萎缩,这三点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当价格这个因素从上游材料供应商传递到空调企业,再到流通市场、消费市场,就像一个价格波顺着产业链从头到尾,表现出来最为明显就是4月份的空调企业集体大幅度涨价,可以说,这是多年以来所有空调企业首次集中时间内统一大幅度调整价格,这说明什么,空调企业已经找不到化解消除价格压力的办法了,面对价格上涨的压力,中国空调企业当务之下选择了两条切实的路线,第一就是调高价格路线,第二则是国外出口路线,但是,这两条路,好像对于目前的中国空调企业来说,都非坦途。
我们都知道当价格这个核心要素发生波动时,整个产业链将会迎来一次新的利益冲突,对于空调企业来说,这个利益冲突只能靠消费市场去化解,因此,现在大家可以去卖场看看,已经很难找到明显的价格,这直接导致企业在终端销售上的逆向反应,通过这一点,也说明了中国空调企业并没有做好完全适应价格上涨的生存环境,这也是许多企业的剧痛,因此,他们一面寻找化解价格的方法,一面就是抓出口。
实际上,2005年第一季度出口数据表明,第一,出口是增长的,第二,出口价格也是适当调高的,即便出口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例如,退税影响、价格影响等,但是各大家电企业还是对出口充满了信心,然而,就在中国企业陷入水深火热之际,突然出现这个事件,的确让中国企业是难以接受的。
分析lg空调低价原因,或许还有更深层次因素,与国内企业相比,除了劳动力因素相近外,大概其它方面都有一些差异,例如,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上游原材料价格因素,其中税收政策就是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并税风波”,还有两点国内企业无法相提并论,第一是技术势力,第二是资金实力,目前国内公司用的还是lg压缩机,lg亏得起,但是国内企业亏不起,上面这些因素已经不是仅仅是经济实力方面因素,还牵扯到国家政策方面因素,这些因素,也正是中国企业的软肋所在,有的企业对这一事件表现出异常的反应,与这些因素也不无关系。
眼下的对策,首先国内企业应该积极开发国际空调市场的细分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一策略的主要原因也是提高销售规模,化解成本压力,其次,还是寄望于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国家手段积极协调,尽量化解这个事件风波,最后一点,还是希望lg公司从大局出发,不要伤害中国企业的感情,做出积极的对策与调整,否则,招致公愤,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作者刘同强,家电前沿资深营销专家,专业从事家电营销领域研究,独创精锐营销理念,多家财经媒体、网站特约撰稿人,善于观察,思路清晰,观点新锐,旗帜鲜明,为家电营销实战派,力推精锐营销 矢志不移推进中国家电业营销历程。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ltq200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