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中国)人力资源经理 姜莲华:爱立信的人才观基本可以从五个方面描述,一、员工行为规范一定要与企业价值观相匹配,言行一致;二、要有客户服务意识,把客户的需求负责到底;三、员工本身有积极主动性,把自己的发展与公司业务相结合,而且能不断创新;四、自尊自强,勇于承担工作职责,自己有清楚的工作目标;五、作为经理要支持员工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招聘所有人员都采用爱立信统一的能力模型(competence model),包括三个方面:专业技能(professional competence)、业务能力business competence、人际技能human competence。专业技能是指与职位相关的,能为内部同事和外部客户提供相关的产品或服务的专业技能;业务能力主要是看他对爱立信的业务运作、业务目标、竞争对手以及综合的政治经济环境的透彻理解、分析能力;人际能力则是对与公司内部/外部的人际沟通与交往。我们对人才的选拔主要基于这个模型,这三方面能力是我们在选拔中最看重的,其他资历、教育背景、我们会作参考,但相对次要一些。
很多人进入爱立信时可能并不完全具备我们所要求的所有能力,比如,我们要招聘一位项目经理,对于他是否做过项目经理并不会拘泥,他没做过的话,如果经过我们的甄选过程认为他有很强的潜能,相对其他候选人来说是最合适这个岗位的,我们会录用他/她。也许刚上任时有点难,公司会培养他,并支持他胜任整个工作。
对话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贵公司有职业经理人发展的良好环境吗?
姜莲华:爱立信公司在这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对员工的充分信任和授权,在爱立信的文化里面特别突出。
我可以举三个方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是本地化方面,爱立信本地化很早,肯用人,对员工的支持很大,擅于提供员工发挥其特长的空间。目前爱立信中国公司里的几个高层领导在爱立信的服务年限已有十年。他们都是公司培养的而不是外部挖来的;二,在经理人的任用方面不存在偏见,比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人力资源副总裁牛艳娜、爱立信中国学院院长马晋红都是女士,公司管理层中的女性至少有30%左右的比例,也不存在年龄方面的限制,有的同事特别年轻就被提拔为公司高层经理;三,爱立信对培训发展特别注重,1997年成立的爱立信中国学院为员工提供丰富的专业培训机会,充分体现出爱立信致力于建立本地专业人才优势的意愿和努力。
《经济观察报》:贵公司有没有约定俗成的招聘规则可以与我们共享?
姜莲华:招聘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找到合适的人,所以会尽量了解求职者足够多的信息来判断其合适度。一般主要收集分析三部分信息:一、简历,这是纸面信息;二、面谈;三、测评,如逻辑测试或情景模拟。针对不同职位,可能测试的侧重点不一样,比如,有的职位注重决策能力,而有的注重创新性,如研发人员。
《经济观察报》:你们对高层经理人和中层经理人的要求有什么区别?
姜莲华:简而言之,对高层经理,其对业务的洞察力和制定战略决策的能力要求会高于中层经理,而对中层经理则偏重于他们对战略的理解和战术执行能力。
《经济观察报》:对于求职者,明星经理人与非明星经理人你们会更倾向于谁?
姜莲华:应该说我们还是注重职位的最根本要求,如果某候选人的知名度可能有助于在这个职位的工作,那他的知名度可能起加分作用。有的职位的确需要经理人的知名度以便发挥其良好的媒体和公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