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业内人士,有同行业的企业、有经销商、有媒体界人士、有业内的研究人士,在探讨的众多问题中,大家几乎都问了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奥克斯事件行销模式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在那里?
对此,笔者认为,与其说奥克斯的事件行销攻略对所有中国企业都有借鉴意义,还不如说对占中国企业数量99%的,处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的成长之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奥克斯从弱到强的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就一直伴随其中。特别是在推动标志着奥克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空调产业的快速增长上,事件行销更是功不可没。
那么,我们看到,目前正有大批处于发展中的本土中小企业同样正在经历一个“难熬”的阶段。贷款难,导致企业资金链条紧绷;企业实力弱,难以尽快打开市场;营销费用少,打不起广告……太多的难题困扰着成长中的中小企业。
其实针对这些问题而言,我认为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很多企业的产品无法最经济、最快速的建立市场知名度,引发目标消费者的关注从而使他们产生购买欲望。
那么这时我们认为奥克斯的“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的实践,就对众多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就有了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借鉴价值了。
借鉴意义之一: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应当对子自己的核心能力有清晰的定位
无数的例证告诉我们,一个没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和清晰战略目标的企业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特别是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讲更是如此,如果缺乏自己的核心优势和清晰战略目标的话,那么一切的所谓策略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世界著名的fedex (联邦快递)是一家市值逾二百二十一亿美元的控股公司,专门提供全球性运输、电子商贸及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企业航母。
对于联邦快递如何取得成功的,虽然我们并不否认联邦快递在进入市场的时机选择上非常到位,但是如果它没有再入行后迅速的明确定位出它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核心优势点的话,也必将是一事无成的。
70年代的两次的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能源价格的高涨,物价上涨给美国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合理利用物流,成为了当时很多物流从业人士考虑的问题,社会急需一种全新的物流服务方式。
于是, 1973年正式开始组建了公司,使用8架小型飞机开始提供航空快递服务。
但是在一些市场跟随者的围追堵截下,联邦快递的创始人史密斯开始思考自己如何确立自己的经营战略定位了。不久他发现众多快递公司只是在充当着一个邮件传递者的角色,只是机械的在一段时间内把邮件送到目的地算事,而丝毫不顾及顾客的感受。“其实顾客需要的是传递一份邮件的速度而不是快递本身啊”
于是联邦快递推出全美国翌日到达的门到门航空快递服务,并以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可信赖性为原则,事实证明联邦快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是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清晰地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定位的效应。
又譬如戴尔的成功,pc机一出来时,戴尔便对这一新玩艺感兴趣,并确定自己今后的道路。零件实际只需600-700美元 ,而且技术也不是ibm的,售价却高达3000美元,这巨大的利差反映了这一行业的潜力和机会。于是戴尔辍学开始创业。
但是面对ibm等业内巨头的强大,戴尔怎样才能取得成功呢?面对着现实的竞争局势,戴尔不得不开始为自己确立清晰的经营战略和盈利模式定位。
一个简单的动机便创造了一个王国,戴尔这样说:“当时我想应该直接从消费者那里反馈信息,然后按消费者的要 求定做产品,并且省掉经销商的费用,这样就能把更好的技术和价值提供给客户,这就是我们的模式,它推动了我们的公司业务的发展。”
其实戴尔成功秘诀就是为自己建立一个快捷灵便的商业系统。这个系统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不仅体现了戴尔与客户建立真正信任的以真诚换取回报的经营理念,而且超出了因特尔、微软、惠普等在解决方案、操作平台等技术系统的优势,将这些技术和服务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用户手中。正是这种商业直销系统,不仅赢得了客户信任。而且降低成本和库存的费用,戴尔将这些实惠统统赠给了他的上帝——消费者
据统计戴尔经营成本仅为康柏、惠普等大公司的50%甚至更低,缩短了产品到用户手上的时间,便拉近了与客户之间的,距离,还赢得了最为珍贵的真诚。
业界有很多人说奥克斯是靠商业炒作侥幸成功的,对此笔者持保留意见。
笔者认为,如果奥克斯没有明智的将自己的目标市场定位于广阔的二三线市场,没有把自己的目标顾客群体定位在占消费群体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的话;
如果奥克斯没有根据市场竞争格局把自己的产品定义为“优质平价”的价值定位的话;
如果奥克斯没有较好的建立起自己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体系的话……
一切的努力都会是白费的,就算奥克斯有多高明的炒作也难以突出重围。
综上所述,因此笔者认为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取得成功的最大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发力前清晰的确立了自己发展战略定位,并且着力建立起了支撑起战略的支持体系。
奥克斯的成功为众多处于成长期中的中小企业做了一个表率,也用自己的成功为中小企业解答了一个争论已久的疑问——中小企业到底要不要从一开始就为自己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和核心竞争优势定位?
借鉴意义之二: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应当有“英雄造时势”的精神
中国的中小企业群体数量众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最激烈,而且几乎每一次的竞争博弈对企业来说都是性命攸关的时刻。
为此,许多中小企业都在挖空心思的思谋如何快速上位的策略,但是尽管如此每年仍有数不清这样的公司关张大吉。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公司难以实现经营突破?为什么都是一样的产品有的企业就能够轻松上位?
其实当我们刨除一些诸如渠道难题、融资困难导致营销费用瓶颈等客观因素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是很多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对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运作的——先有知名度才有美誉度,最后产生销售力的规律缺乏理解和认知的深度。
一句话说完,当前的中国市场是比较典型的注意力经济特征,需要让大众先知道你的存在而后才能向顾客展示你为他们提供的诸多利益。
正如一位台湾的广告人所说:在国外及台湾、港澳操作项目时,由于其市场相对规范,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普遍相对理性,因此所用的一招一式都必须是规定动作,不敢乱越雷池一步。
但是在中国大陆市场就不一样了,无论你的动作规范与否,只要你挥桨把船划走就行了,只要先把声势造起来就好办了。
这位朋友的这番感慨其实正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喜欢热闹,喜欢扎堆,而且民间口碑传播的效率也相当高。也就是说,中国目前有着一个注意力经济的环境,是一个非常适合进行事件行销炒作的环境。
笔者认为,这种环境对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来说,就是一个大大的利好,它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机会和空间。
好吧,我们暂且不去说太多理论的东西,先来看看奥克斯集团是怎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鱼跃龙门”的吧!
奥克斯从 2000 年开始运用的事件营销,基本上每一次动作都能够获得媒体及公众的关注。因为在其策划的背后虽然是十分明显的商业用途,但整体策划的角度却是站在较为宏观的角度去参与关注行业的发展及时事热点。
从“爹妈革命”到“米卢代言”;从“空调价格白皮书”到“吴士宏风波”;从“中巴之战”到“一分钱空调”从“ 9-11 反恐计划”到“空调技术白皮书”……奥克斯的每一次运作都给消费者及营销研究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大的拉动了其产品的销售。
因此,笔者认为与其说奥克斯的成功是产品的成功,就不如说是其“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策略的成功。因为奥克斯理解在当前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形势下,怎样的传播才是最有效而又最经济的。
因此,笔者认为,奥克斯的“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最值得中小企业借鉴的就是,我们的中小企业应当要学会“英雄造时势”的本事。
因为在许多时候我们面对激烈的竞争,如果消极的在那里等待时势是不正确的。而应该要学会自己来造时势。而且,中小企业更应该清楚,一个新产品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不通过爆破式的传播是很难获得顾客认知的。如果选择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式的默默无闻则之可能是一个结果,就是在小打小闹中被强手打垮。
因此通过奥克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一跃成名的案例,广大中小企业应当得到这样的启示——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应当有敢于“英雄造时势”的精神和魄力。
借鉴意义之三:要建立支撑战略的核心能力
我们知道,任何一套战略的成功除了其策略本身外,更来自于在背后支撑着战略的力量。
因此笔者并不赞同缺乏支撑力的事件行销。譬如这几年被某些所谓策划人标榜为经典的喝涂料、蔬菜换果汁、木子美注册为农药商标、某某涉嫌一夫多妻等,都属于此类。通过这些品牌短暂鹊起又迅速消失的事实证明,缺乏支撑力的事件行销是缺乏生命力的。
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的最大亮点固然是近些年来其策划的系列事件行销运动。
但是有一点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那就是在事件行销背后的的支撑系统。如果离开了这些有效的支撑力,奥克斯的造势不但缺乏效果,而且最终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我们看到,奥克斯轰轰烈烈的事件行销运动大多都是以价格运动为主线的,是以中国大多数消费者期望“价廉物美”的产品为依据的。
奥克斯非常清楚,价格战是要靠成本控制来支撑的。
因此,奥克斯在企业经营成本控制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从优化及重组采购供应链条到部零配件实现自制;从实施企业内部部门经济承包是制度到办公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这些成本控制的指导思想归纳在一起就形成了奥克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切按照价值规律办事,一切听钱的话!
正因为这些支撑体系的建立才使得奥克斯的事件行销策略的生命力越来越强,才敢于通过不断事件行销运动把“优质平价”的产品卖点和“实实在在为顾客省钱”的品牌亲和力渲染得真实可信。
因此,广大中小企业期望获得快速发展的欲望可以理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杜绝投机心理的滋生,不要迷信于一些缺乏支撑力的投机性的事件行销炒作,要学会把事件行销制定为一套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战略。
而要做到这一点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制定事件行销策略前,首先要夯实战略支撑力,是以实惠的价格为指导思想。
要以价格能力为导向,你就要先把成本控制系统建立起来;要以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就必须先把企业的创新能力做起来;
如果离却了这些核心制成的支持,只是一味的搞些短期效应的炒作不但对企业的发展无帮助,甚至有时还会损害企业已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借鉴意义之四: 要把“执行力”的打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去实现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这句看似如同口号的话中实在是蕴含着很多成功企业的经验之谈。
如今,“执行力”在许多世界级大公司中普遍被认为是重中之重的环节。只有执行力才能使企业创造出实质的价值,失去执行力,就失去了企业长久生存和成功的必要条件。尽管你的战略非常的优秀,但是一旦失去了执行力的话,所有工作都会变成一纸空文或一场空谈。
我们看到,在大多数公司,对战略的沟通和理解几乎仅限于高层主管。但是中层主管如果不理解战略意图将会对公司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中层主管是重要的战略执行者,同时他们又是将公司战略向下级的广泛员工沟通的重要群体。
试问,如果一个所谓的“无敌战略”最终却得不到包括企业高、中、基层员工的认同和贯彻的话,这个所谓的战略还有用吗?
东北一家国有企业破产,被日本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翘首盼望着日方能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办法。出人意料的是,日本人来了,却什么都没有变。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日方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怎么样?不到一年,企业扭亏为盈。日本人的绝招是什么?执行,无条件地执行。日本人的聪明在于,他们排除了所有羁绊,一针见血地抓住了企业的本质。
执行是如此重要,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必然是执行的成功,任何企业的失败也必然是执行的失败,因为决策失败,说到底也是决策者对他分内工作执行的失败!
在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取得成功的背后,究其根本,我们会发现,虽然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的策略做得很巧妙,但这却还不足以概括其成功的核心基因。其实真正使得奥克斯在“中国特色事件行销”的推动下发展突飞猛进的是奥克斯企业团队优秀的执行力。
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关键即在于——宏观战略被微观的贯彻带到了每个员工的心智深处,并获得了很好的执行所致。
在奥克斯,每个战略和策略都会通过各种手段确保战略能够有效地向中层管理者沟通,并使中层管理者理解他们在实施战略过程中的角色。并使得更广泛的员工群体能够理解战略,使他们对企业的战略目标有信心,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公司的承诺得到加强。
在成本控制线上,奥克斯的员工会为了许多企业看来鸡毛蒜皮的小钱上“斤斤计较”;在销售线上奥克斯的销售经理会为了多买一台空调分秒必争;在事件行销的第一线,奥克斯的高层人员经常漏夜赶路四处亮相,甚至累得把手机错放进水杯里……
正是有了优秀的执行力,奥克斯的“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才得以取得今天的业绩。
综上所述,那么企业发展的本质是什么?一句话,就是看你的执行力怎样?许多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发展步伐如蚁行般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执行力太差。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做企业也是这样,战略往往相对容易做出来,但是很多原本可以成功的战略却就是由于执行力弱而宣告失败的。
因此,通过奥克斯运用“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推动企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飞速发展的案例,应该能够使得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获得这样的借鉴——执行力是金。
借鉴意义之五: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通过不断创新保持核心竞争优势
说到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的成功,除了策略实作上的成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不得不提的。
什么呢?那就是居安思危和不断创新的企业精神。
我们看到,从1999年奥克斯事件行销初试锋芒以来,在屡获战功企业经营业绩直线上升的前提下,奥克斯并未固步自封满足于取得的成绩。而是根据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策略的不断变化与时俱进,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不断的创新“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的实作,使得企业能够不断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局势。
笔者说这些并非没有原因,通过我们长期以来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规律。那就是90%以上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的原因就是在刚刚找到企业增长的门径,并做出了一些业绩后,即开始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缺乏危机意识,或迷信于过去的老招法的发展惯性,缺乏创新最终死在上面。
在奥克斯通过另类事件行销策略取得阶段性成功后,可贵的是并未固步自封停步不前。
奥克斯总裁郑坚江多次这样讲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上没有永不凋谢的花朵,我们的企业最终是要倒闭的。因为盛衰更替乃是历史规律。纵观中国企业界,能够保持旺盛发展周期的,最长不超过十年。唯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寻找自身弱点,克服改正,才能活得更长久,更精彩。
毋庸讳言,正是时刻存在的危机意识使得奥克斯能够常葆青春活力。而奥克斯的危机观念也正说明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常识——市场竞争是动态的,竞争对手不是静止不动让你打,他会在不断的运动中寻机向你射击。
过去的中国企业以前主要是生活在“相对静态”的竞争环境中,市场机会多,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也相对比较小,竞争者学习、模仿和改变规则的速度慢,这就使得企业建立一个竞争优势后可保持性也相对比较高。
现在很多中国企业还没能从前些年的这种竞争环境中清醒过来,还习惯像以前那样打静止的固定靶。往往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才制定出一套竞争战略,而且总希望这套战略能为企业带来连绵不断的滚滚财源。
非常明显,这种令企业“心旷神怡”的环境已经不会再有了,因为竞争本质上就是动态的。经济国际化导致了资源更加容易在跨国界、跨区域流动,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也大大地提高老企业技术进步的难度和新企业实现超越的容易程度,信息、通信和运输技术的现代化使得企业的学习、模仿和互动能力和速度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中,一家企业的行动很快就会招致竞争对手的回应,竞争回应又导致原来引发争端的企业再度行动,企业间有针对性的行动和回应就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惨烈的现代竞争画像。
在现代瞬息万变的动态竞争条件下,竞争对手的策略会根据顾客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市场战略,对对手发动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因此,我们的中小企业在取得一定的经营业绩后,一定不要固步自封,要学会通过获取连续的短暂优势而建立持久优势,在没等到竞争对手发动进攻时就不断前进,以不断开拓下一个优势回应对手。
我们看到,在奥克斯的事件行销实践中,在危机意识的驱动下,总能不断的针对竞争对手的攻势充分互动,不断的回应对手的攻击信号,使得其“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能够真正做到“人有我新 常变常新”
难怪考察了奥克斯集团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对该企业老总“不进则退,慢也是退”的感言也击节赞赏,并在“浙江民营企业家ceo圆桌会议”上演讲时加以引用,一连两次用“非常经典”来形容。这一点足以值得广大中小企业主们引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