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李巨微:长虹巨亏事件终结企业家神话

近期内地“明星”上市企业丑闻频发,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巧合,个案深层缘由的共性显著。

根据已披露信息,我们分析发现,长虹预亏公告“坐实”问题的严重程度,直追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投机石油衍生产品失败所酿成的丑闻。在一定意义上,其性质之恶劣甚至超过了中航油暴露出的问题。

于造成公有财产损失方面,四川长虹涉及的金额与中航油丑闻同属巨大。长虹在apex公司处有多少账款无法收回?此次长虹计提坏账准备即高达3.1亿美元!这是最起码的数字。来自长虹方面的说法为,截至今年12月25日,apex拖欠账款余额为4.675亿美元,根据对apex公司现有资产的估算,公司可能收回的资金在1.5亿美元以上。不难看出,长虹的上述说法有一厢情愿或虚张声势嫌疑,因为,长虹必须通过在美诉讼,才能达到以apex公司现有资产偿付货款目的。这岂是能够轻易办到的事?所以,在官样文章的背后,长虹实际损失完全可能超过3.1亿美元。

就性质而言,中航油违规豪赌高风险的石油衍生产品,在技术层面上还有多空判断一念之差、开弓没有回头箭等因素,而四川长虹在不短的时间段内,把价值数十亿人民币实体经济产品,一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地运送给一个涉嫌诈骗的在美注册公司,让人实难理解,惟感触目惊心。

据多家媒体透露,在四川长虹与apex公司打得火热的时候,apex公司控制人季龙粉已经因拖欠中国内地数家电器公司货款而声名狼藉。对于长虹供货,季龙粉一直以种种理由拖延付款或者少付货款。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apex公司已经欠下超过40亿人民币货款后,今年年初,经过季龙粉与长虹高管人员面谈,长虹继续向apex公司供货价值超过3000万美元。内中原因何在?好在多家媒体报道,因涉嫌诈骗,季龙粉10月下旬已在深圳市被四川警方刑事拘留,谜底有望被揭开。

毋庸置疑,必须有人为长虹巨亏受到处罚。丑闻背后是否隐藏着内外勾结、职务犯罪黑幕,有待有关部门查明。即使最终证明巨亏属于“决策失误”,也必须对责任人进行追究。

无论是蓄意而为,还是所谓“决策失误”,为什么“明星”企业一再事发呢?综合四川长虹、伊利股份、中航油这一系列事件的成因,我们认为,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生活中流行的一种“企业家神话”负有深层次责任。

在社会意识上,所谓“企业家神话”有两层涵义:一是在国有企业发展动因上,强调企业负责人个人作用,直至神化他们。二是在企业发展壮大后,认为在经营管理方面,赋予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受制衡的大权理所当然。

这样的“企业家神话”合理性一度不容置疑,但无论是经济学常识,还是公有财产遭遇重大损失的事实均表明,它已经到了非破除不可的时候。

长虹前主要负责人曾经是被“神话”的典型,其个人之进退已达被舆论用“退位”和“复辟”指称的地步,但巨亏正是发生在他掌控公司期间。众所周知,长虹前主要负责人与地方政府在如何兑现分配激励方面存在分歧。后期,其在经营管理上是否带有情绪,有没有带着“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心理忽视风险控制?这都值得认真剖析。起码,社会意识不能因为先神话了企业家,就继而认为他们道德上十分完美。

在“企业家神话”笼罩之下,四川长虹曾经长期以物色不到人选为名,拒不设立独立董事。这一事实以特殊的方式阐明,防范国企经营风险的必然路径是建立和完善拥有制衡机制的现代企业制度。

长虹丑闻昭示“企业家神话”必须终结,其意义在于提醒全社会,要预防类似丑闻再现。而至今,笼罩在“企业家神话”中的国企依然不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