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7日,四川长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停牌,第二天它将发布公司预亏公告。
同一天,经历了周日夜晚的雨加雪,冬日的太阳温和地照在四川绵阳的大地上。四川长虹公司总部内,各职能部门运转依旧。
季龙粉被捕,公司因对巨额应收账款计提而预亏,长虹将在2004年最后一周再次感受舆论压力。没有比这更坏的消息,"脓包终于破了",长虹人却感到如释重负。
12月28日,四川长虹公告称,公司将对包括应收apex46750万美元账款,南方证券1.828亿元委托国债投资,85亿元存货及短期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对apex应收账款预计提了3.1亿美元。由此,2004年四川长虹将发生巨额亏损。
在28日复牌后,四川长虹股价直取4.44元的跌停,29日,四川长虹一开盘即告第二个跌停。而1997年公司最辉煌时,股价曾高达66元。
四川长虹没有明示对应收账款和存货具体计提数额,仅表示,在计提上面三项减值准备后,预计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仍在50%以下。
四川长虹2004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总资产为208.85亿元,净资产为132.15亿元。如果按照50%的资产负债率推算,四川长虹最高计提额可达30亿元左右。
纰漏何在12月26日,一个阴霾笼罩的下午,四川长虹总部办公楼一层a07会议室,公司副总经理、董秘谭明献接受了《证券市场周刊》的独家专访。
是什么原因导致apex公司欠款4.68亿美元?谭明献介绍说,公司与apex公司的国际贸易过程,原本有极其严密的制度安排。尽管货物发到了美国,但在转移给apex公司手中前,所有权属于四川长虹。货物经apex公司销售后,账款进入保理公司账户,10%归apex公司,90%归四川长虹。
既然有着严密的制度安排,为什么还出现了问题?谭明献说,这是因为有些货款没有进入保理账户。
为什么没有进入保理账户?谭明献介绍,保理公司是金融公司,金融企业对风险控制都有着极其严密的程序,国际贸易通过保理公司进行尽管安全,但由于有着复杂的运转流程,就会发生效率问题。比如,apex要销售给沃尔玛,需要先向保理公司提出型号、数量的申请,然后等保理公司对承保货物进行风险审核,然后才能做出承保。遇到多批次、多型号、大数量的发货,保理公司审核过程就会制约交易的速度。另外,保理费也是一个问题。保理费分两种,有承保的保理收费和没有承保的保理收费,后一种仅代替企业回收货款,由于没有保证回款约定,因此收费较低,大约3.5‰。家电产品毛利率低,基于成本考虑,四川长虹采用后一种居多。当货物大量销售时,有些账款就没进入保理账户。
谭说,自2003年7月后,四川长虹已经终止向apex大量发货,而最后一笔生意发生在2004年4月左右。期间,大约有几千万美元的21寸彩电交易,这个型号的电视机,不在美国反倾销范围内。
问责于谁?谭明献明确表示,在与apex公司的交易过程中,绝没有个人问题发生。那么谁应该对此负责?"充满霸气"的倪润峰?上届董事会?还是当地政府?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出口美国是四川长虹纯粹的企业经营行为,但不能割裂长虹是国企、长虹在四川省gdp权重地位、2002年全国外贸出口整体激增的中观、宏观背景。
长虹是四川的长虹,这没有疑问。倪润峰在长虹的起落,与当地政府直接相关。
2000年,四川省政府第一次出手调整长虹高管。1998年,巅峰中的长虹年产值曾占到四川省当年gdp的15%,鼎盛过后,长虹的下滑甚至拉低了整个四川省的gdp。当时,四川高层也刚刚经历调整,新任四川省委书记正力图有所进取。
8个月后,同样因为拉动gdp不力,赵勇"新政"宣告结束。倪润峰重掌长虹大权,这次,他的身上披上了五重头衔:ceo、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党委书记。
2001年2月至2004年7月,倪润峰再次出山的3年半内,主导了两件大事,一是力主背投电视,二是开拓美国市场。这两项举措都极大地提高了四川长虹的销售额。
但是,在四川省gdp提高过程中,四川长虹的隐患产生了,背投是一个过渡产品,而美国市场为长虹带来了巨额应收账款问题。
有媒体报道,在人事调整前,长虹的"财务问题"已经引起国资委的关注。对此,国资委的监管部门每月为高层所做的"企业快报",已经将长虹的"财务问题 ",以数据的方式展现出来。依照常理,这理应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中国一家政经杂志曾分析说:这些异常丰富的信息,为倪的离去勾勒出接近真实的一面,足以表明真正主导长虹命运的力量对此的安排,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决定倪润峰沉浮的那些最本质的东西。对于倪润峰这样"每说一句话都深思熟虑的人物",与 apex的交易真是他商业判断的严重失误吗?追债方向长虹厂区内,一位长虹职工告诉《证券市场周刊》,退休后的倪润峰仍居住在长虹宿舍区内,有不少老职工都打电话去他家骂他,因为企业效益好的时候,他没给职工涨工资。后来保卫部门把倪家里的电话号码给换了。而在天气好的时候,倪润峰通常会坐车出来,但到很远的地方才下来走走。
有人为长虹算账,40亿元坏账摊在3万长虹职工头上,大约每人是13.3万,这需要职工们工作10年才能挣到手。10年之后,倪润峰又将做何感想?"apex打市场,虽然亏了些钱,但长虹的应收账款应能收回一些,"谭明献说,"预计将收回1.5亿美元以上。"谭明献甚至谈到了apex的无形资产:"apex的商标在当地还是有影响的。apex的dvd销售量按数量排,在2002年、2003年都是全美第一,经过多年运行,整个团队是有战斗力的,在物流、售后服务体系上也相当完善。除了资产外,这个公司有无形资产价值可供挖掘,通过对apex商业价值的挖掘,加上长虹公司的研发、制造优势,结合起来能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谭明献还举了海尔的例子。海尔在美国市场烧了不少钱,但牌子创出来了,在美国小冰箱市场,海尔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
更有消息说, "长虹已经接管了季龙粉出任董事局主席的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华数据广播(8016.hk)"。而长虹正式的说法则是,"正努力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对应收账款进行清收",上述消息显然不合规范。但是,这至少提示了一个更多拿回应收账款的方向(相关信息参见辅文:季龙粉控制中华数据广播全过程)。
变革2004年8月,赵勇上任伊始,他向内部发放了一份完成于2001年5月的一篇论文《由长虹的实践浅论国企改革的一些问题》,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长虹发展战略作更多的思考。这篇文章是赵勇"作为在长虹工作8年的总结,仅供备忘,从未有发表的打算"。
四川长虹现在最强调的是企业发展战略,"过去几年,长虹缺这个。"这篇论文中,赵勇对产业整合、股权结构改革、职工持股问题、战略方向都进行了思考。针对切入新的产业领域,"长虹现有130亿元净资产可无负债地支撑起400亿元销售收入";针对改变现有股权结构上,"可以与其他国有法人股进行股权交换 ";针对员工持股,赵当年的想法是"拿出一部分国有股由职工和管理层以净资产为基础来购买"。
四川长虹的国有股权改革,一直都是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焦点。据介绍,长虹即将对一些骨干人员的激励机制进行试点。这些人员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从企业形成的利润中按一定比例进行适当的股权激励,而试点首先会在四川长虹下属部分二级公司推行。对于普通员工,四川长虹也正在采取激励措施,比如恢复了双休制,取消多年来一周休息一天的习惯,而这并不影响员工的薪水。长虹正在改变吃大锅饭的习惯,其中一家公司的一个车间,由于工人们的积极性提高,每个月的工资已经由700多元提高到900多元。
四川长虹新班子上任后,压库是首先着手处理的问题之一。
其截至2004年9月30日,四川长虹的存货价值为85.19亿元。而这个数字,在6月30日为90.53亿元。
在四川长虹2004年半年报中,对90亿元的库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原材料和库存商品占据了重要份额,分别为31.66亿元和58.87亿元。公司对这两项库存提取了减值准备,原材料计提55万元,库存商品计提3.12亿元。
压库是盘活四川长虹资产存量的重要举措。"必须加速资金周转速度,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内部组织结构改革,下属各产业公司模拟独立法人制度,对他们提出了各种经营目标。产值、销售额和经营现金流。"四川长虹生产计划部部长沈一楠说,"经营现金流的指标,是长虹首次对各产业公司提出的要求,以前没有。"筑底四川长虹企划部部长、四川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长期从事实业经营,并不熟悉股市,但他用了一个股市术语描述长虹的今天:"正在筑底,坏消息都公布完了。"他手中拿着一份长虹官方的新闻通稿,通稿的标题是《四川长虹:迎接新一轮健康跑》。
刘海中介绍,长虹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目标是:2004年止跌,2005年小幅上升,2006年大幅上升。而"2004年主营业务止跌的目标肯定能完成"。
12月20日,长虹发动了"长虹大平板显示真水平"的营销攻势,在"中国平板电视元年"的最后10天,长虹拿出了40余个型号的液晶、等离子平板电视新品。在成都通往绵阳的高速公路旁,多个"擎天柱"都挂着长虹平板电视的广告。
平板电视销售已经促使公司销售额的增长。"最让我着急的,不是长虹的负面新闻,而是市场销售得好不好,"刘海中说,"一个事件是否对经营正常的企业产生影响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取决于企业本身是否健康,而长虹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据透露,公司除了大力发展电视机这个核心业务外,四川长虹将对空调业务、视听产品业务进行大的同业整合。"合作方都是业内前三名,合作方式有收购控股,也有股权投资。我们新聘请的都是身价很高的独立董事,他们强有力的专业背景及经验能很好地为长虹的资本运作出谋划策。"赵勇担任绵阳市副市长期间,主管招商引资、科技工作,"他现在正利用这几年的政府经验,为长虹设定一些战略规划。而这项规划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长虹的未来与国家产业发展方向融合起来,"刘海中说,"跟中国电信就信息家电的合作项目,过几天就会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与微软的合作即将落在实处。"据介绍,长虹正争取科技部863项目的研发资金,如果争取到了,每年就是5000万元。而长虹原来每年就已获得政府3000万元研发经费,那已经是中国家电企业中,最多的一家企业。 "如果长虹是民企,就不会发生40亿元应收款问题。"一位分析人士认为,"长虹的问题是成也国企,败也国企。正因为是国企,四川省政府不会坐视不理。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国有商业银行3000 亿元坏账窟窿谁添上的?政府啊!"最新来自政府的明确关怀是,工、农、中、建四家专业银行相继完成了对长虹2005年的授信工作,额度高达85亿元。有这样的银行资金支持,什么样的难关不能度过?季龙粉与中华数据广播本刊记者李明瑜/文中华数据广播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华数据广播)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8016.hk)。公司总股本3.18亿股,注册地址在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华苑产业区华天道3号,法人代表、董事局主席为寇纪淞。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研究开发销售数据广播业务的硬件及软件等。
中华数据广播最大的股东为ultra challenge limited(下称ultra challenge),持有公司1.72亿股,占总股本的54.06%股份。
中华数码广播有着很强的天津大学背景。董事长寇纪淞时任天津大学副校长,天津大学校产公司天大天财的董事长;董事卜冬梅,天津大学高级工程师,天大天财副董事长;董事李敏强,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主任;董事王广鑫;曾任天大天财部门经理。
中华数据广播上市后,业绩逐年下滑,2001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仅为600万港元,同比下降76%。
2002年6月开始,中华数据广播为天大天财代理采购dvd零部件,由此,公司的200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激增1750%,达到1.12亿港元;原有数据广播软、硬件的生产销售业务只获得290万港元的销售额,同比下跌52.2%。这一年,中华数据广播仍亏损了400万港元。 2002年,季龙粉现身中华数据广播。
截至2002年年底,apex公司持有了中华数据广播80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6.16%,而季龙粉持有apex公司权益的82.5%。
2003年5月,季龙粉及apex公司入主中华数据广播正式运作。此前,ultra challenge的实际受益人曾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更。
2003年5月15日,ultra challenge与apex、季龙粉、徐安可、lau、寇悦、卜冬梅及王广鑫签订了7份无偿赠与协议,把所持有的1.72亿股股权悉数无条件地赠与他们。赠与后,apex公司及相关人等共持有2.52亿股,占总股本的79.21%。
上述被赠与人中,寇悦是公司董事局主席寇纪淞的女儿,lau是apex公司高级雇员。
依照香港联交所的规定,公众持股需达到20%,因此上述赠与行为引发了apex公司对公众股东发出要约收购。不过,至香港时间2003年6月30日下午4时整,要约收购时间结束,apex仅收到7340股。公众股东持股依旧保持在20%以上,维持了公司的上市地位。
至此,中华数据广播主要股东持股情况为:apex持股37.19%;季龙粉直接持股15%;徐安可直接持股7.03%;lau持股5%;卜冬梅持股 5%;王广鑫持股5%;寇悦持股5%。上述持股合计79.22%。接手中华数据广播后,季龙粉并没有改变公司的主营业务。2003年年报显示,dvd碟机零部件采购业务进一步上升,销售额与毛利分别为1.80亿港元和 930万港元,分别上升65%和397%;而公司最早的数据广播业务进一步下跌69%,只获得业务收入100万港元。
2004年1-9月,中华数据广播的主营业务收入继续上升,达到2.207亿元。其中,dvd机采购代理业务提供的收入为2.205亿港元,毛利为1400万港元。数据广播业务进一步下跌77%,至20万港元。
又是一番股权变动后,至2004年9月30日,季龙粉通过apex间接持有中华数据广播1.49亿股,直接持有5770万股,两项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65.1%。
2004年12月28日,中华数据广播停牌,公司称,将有股价敏感消息公布。停牌前,股价报收1.44元/股。
中华数据广播能否如消息所说"被长虹接管",有待时间证实。
长虹被强制巨亏本刊记者李德林/文早2003年年初,媒体爆出四川长虹遭遇海外诈骗,并且将矛头直指apex。本刊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四川长虹对诈骗传闻强烈回击,但是证监会和交易所等监管部门都开始高度关注四川长虹的海外经营状况。诈骗传闻出来不久,监管部门就要求长虹对apex进行详细说明情况。
据了解,到2003年年底,尤其是南方证券被政府强制托管后,很多上市公司都进行了计提减值准备,可是四川长虹却无动于衷,理由是无法预计到底有多少能收回来。交易所已经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程序,向四川长虹发出信息披露指引,提示其进行计提减值,不但要求计提南方证券的国债投资,同时也要求长虹对apex 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其实四川长虹的大量海外应收账款一直成为监管部门的难题,交易所也无法准确判断长虹是否该计提apex的应收账款。记者在向交易所求证的时候,交易所的官员显得很无奈:"我们该走的程序,我们都走了。"在监管部门的压力下,四川长虹也意识到apex的巨额应收款必须要进行处理,在2004年领导班子换届后,四川长虹几次要求与apex的实际控制人季龙粉面谈货款事宜。日前,四川省公安厅以票据诈骗的理由将季龙粉拘留。记者从四川省公安厅了解到,四川长虹希望尽力收回apex的货款,目前四川警方已经让季龙粉保释出来,对季龙粉实施24小时监控,希望季龙粉尽快想办法还款。
在2004年10月份,四川警方开始实施抓捕季龙粉时,监管部门再次要求长虹在2004年年报中必须计提apex公司的应收账款。据悉,2004年12月21日,监管部门要求长虹计提的通知已经发到长虹,希望长虹尽快进行信息披露。
2004年12月28日,长虹发布了预亏公告,表示美国进口商apex公司由于涉及专利费、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等因素出现了较大亏损,全额支付公司欠款存在较大困难。截至12月25日,应收apex账款余额46750万美元,根据对apex公司现有资产的估算,公司对apex公司应收账款可能收回的资金在1.5亿美元以上,预计最大计提金额有3.1亿美元左右。而长虹对南方证券委托国债投资余额为1.828亿元,决定采用单项法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这意味着2004年四川长虹的坏账损失将超过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