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长短
去年末,长虹公告将27亿元坏帐做了一次性计提处理。此举是意味深长的。
据说,对此官员中曾有不同意见,一说将27亿元逐年计提;另一说则认为,若逐年计提;长虹有可能会因为连续三年亏损而面临退市,长痛不如短痛,一次计提了反而干净了。最终,后者占了上风。我想,作为2004年7月才空降的赵勇,对做这样选择,肯定起了重要作用。这样的选择也没错,因为这样公开化程度很高的一次性计提,而不是逐年计提,很容易分清责任。但通过此举,可以看出赵勇对其前任倪润峰经营管理不满的深刻。
长虹之痛,恐怕不会由于它做了一次性计提就成为“短痛”。事实上,它的一次性计提并不明智,因为这陡然增加了这家大型企业的不确定性。在经济学看来,不确定性的费用相当高。俄罗斯除了石油,市场经济整个发育缓慢,非洲经济常年萎蹶不振,都跟他们的不确定性相关。你让人感觉在很多方面搞不定,往往就懒得和你交易。不确定性的交易费用相当高;价高,跟你的交易需求自然就小。
1998年后,随家电市场的恶战、长虹业绩的下滑。长虹出国远征,2003年,长虹集团对美出口彩电3.4亿美元,占四川2003年外贸出口总值0.7%。但彩电出口量也从2003年7月后急剧下降。2004年5月,美国对中国彩电实施反倾销调查并最终裁定倾销成立后,长虹将基本退出美国市场。
本来一家本来可供成百上千人吃饭的餐馆,食客越来越少就很难受了。事实上,中国的市场已经不是当年倪润峰所面对的那个短缺市场,也不是靠规模大可使用价格杀手锏的市场了。再要为企业和绵阳找回那么大的市场,无疑犹如登天。长虹一次性计提增加了和他人的交易费用,也平添了长虹重新扩展市场的难度。
今年初,四川几家银行联手给予长虹贷款授信额度85亿元。四川的一些重要官员也在公开场合保证要一如既往地支持长虹的发展。这些都是及时明智之举。然而,他们毕竟不是产品交易的客户。
“长痛不如短痛”,对长虹或许如此。但对绵阳市而言,恐怕情形就不是这样。长虹一次性计提坏帐27亿元,就相当于一口吃掉了全四川上市公司全年的利润。那么对绵阳呢?2004年长虹工业总产值增速1~6月累计同比下降17.6%。受长虹效益下滑的影响,绵阳9月份全市gdp增长仅为11.6%,位居全省末尾。据绵阳市统计局局长李德胜对媒体的介绍,绵阳――长虹所在的城市,就gdp而言,它排名中国西部城市第五,紧跟在四大城市——重庆、西安、成都、昆明之后。而在过去十多年中,长虹对绵阳贡献了绵阳市工农业税收的40%,平均每年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二以上来自长虹。
我简单查了一下,尽管数据不全,但基本可以大致看清绵阳这座城市在经济上与长虹的紧密依赖关系。1999年全市gdp总值311亿元,财政收入28.5亿元;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29.8亿元,财政收入26.6亿元;2003年,绵阳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96.6亿元,财政收入30.8亿元。而1998年的长虹缴纳利税23.28亿,2000年长虹缴纳利税7.8亿元。可以这样粗略的讲,1999年以前的十来年里,绵阳每年挣的钱一多半是长虹给挣的,财政每花10块钱,有近一半是靠长虹利税埋单。
长虹之痛,会不会痛彻绵阳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