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广泛借力:长虹信息化的七彩之路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长虹即开始了信息化的尝试。经过十多年的建设,长虹的信息化已累计投入1亿元并且已开花结果。长虹整合了世界著名it企业的产品,建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cad中心;利用cisco公司的网络设备建成了连接六大生产厂区的千兆以太光纤骨干网络平台;引进了ibm的rs/6000 s7a服务器,建立了以sap,sap,sap,sapsap公司的erp(企业资源计划)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与重庆博恩公司合作建立了覆盖全公司的oa(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与海关合作,实现了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自行设计建立了公司网站和互联网应用系统,疏通了长虹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渠道。

以上的成果,遵循的是长虹ceo倪润峰所确定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信息化策略。

平台加系统 构建信息化

据长虹集团计算机信息管理处任宗贵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长虹先后利用3com、cisco等公司的网络设备和sun公司的服务器,在全公司范围内自主建立了30多个局域网络和相应的应用系统,开发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计划采购、库存管理等业务系统。1997年,在以ceo倪润峰任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长虹立足“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与联想公司进一步合作,投资数千万元建立企业级的内部网络体系,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设计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长虹在90年代初就加大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投资力度,先后引进hp、sgi、sun、compaq、dell等国际知名大公司的图形工作站,购买zuken的cr3000、ptc的pro/e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购买alias工业设计软件进行工业造型设计及ug的三维结构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现已成功地应用于电视、空调、视听等主要产品。为了使设计软件更加易用,长虹还组织力量对设计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近500个原理图、常用元器件库符号选择菜单,各种原理图符号均以图形形式显示在屏幕上供设计师选用;建立电原理图符号库约1000个、印制板元件库约6000个、元件属性文件3000多个,形成了具有长虹特色的cad/cam软件。

通过论证,长虹于1999年引进了德国sap公司的sap r/3系统,并聘请sap中国公司作为该项目的实施伙伴,实施了财务管理、销售与分销、采购和库存管理、售后服务管理等模块,并于2000年7月16日一次切换成功。

随着长虹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扩大产品出口,长虹启动出口加工贸易,并于2000年8月启动加工贸易海关计算机联网监管项目。他们利用sap的erp并与成都西信顾问公司合作,建立了监管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建成,使长虹产品出口的通关效率大大提高。

另据介绍,长虹的oa系统是一套基于lotus notes平台、采用浏览器技术,具有长虹管理特色的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共计20余个模块。该系统不仅满足了公司日常办公中公文流转的需要,而且致力于系统间的整合,将公司的实质业务纳入其中,实现了与erp系统的数据集成,对业务流程(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块)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企业信息化 鲜花结硕果

任宗贵说:“企业信息化为长虹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

长虹通过cad/cam、erp和oa系统的实施,规范了产品设计行为,较好地实现了物料编码、成本和价格管理、供应商和客户管理等数据标准化,发现并清理了职责不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使企业管理基础更加完善。他们通过企业信息化各项目的成功实施,对现有业务进行了认真分析,解决了业务流程中业务重复、衔接不明等长期存在的问题,按照“简单、清晰、增值”的要求,简化了不必要的管理环节,打造成以流程为核心的管理生产线。

长虹还通过企业信息化,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集成。以产品的销售为例,销售人员在erp系统中完成一笔销售业务,由此带来的库存变化和财务信息将同时提供给仓库管理和财务部门,以便及时进行相关的库存管理活动和财务处理。同时,长虹通过随时监控库存变化,根据市场制定生产计划,降低库存风险,并在erp系统中启用了信用管理功能,对不同客户制定不同信用政策,由此有效地控制了坏账风险,减少了库存和资金风险,并及时对客户的服务请求予以响应,对服务的全部过程进行监控,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投资1亿元深化信息化谈及企业信息化,任宗贵认为,信息化过程中供应商(合作伙伴)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要考察其实施经验和能力,更要看其主要领导人的工作作风,在选择国外产品时更应该注意售中和售后成本。

据任宗贵介绍,在今后的两到三年内,长虹计划再投入1亿元人民币,围绕电子商务的建设继续深化信息化的建设。

任宗贵介绍说,长虹将建立包括外地机构在内的企业双路网络平台,并在现有erp系统的基础上,整合企业产、供、销、人、财、物资源,实现内部信息共享,从设计、采购、生产到销售将形成完整的业务链和价值链管理。同时,长虹将建立覆盖整个业务链的scm(供应链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以更有效地管理客户和供应商资源,健全物流管理、配送体系,完善营销平台。

他们还将在海关联网监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出口业务管理系统及电子报关系统,优化出口业务流程,防范出口风险,以配合海关电子报关的推进。同时,在现有oa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业务工作流的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

任宗贵还介绍,长虹将建立以长虹网站为窗口的电子商务系统,实现网上采购、网上销售和网上结算,并建立灾难备份系统,以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可靠。

四川长虹是一家集视屏、空调、视听、电池、器件、通讯、小家电及可视系统、液晶显示、应用电视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2001年,其企业净资产达到142亿元,“长虹”品牌价值达261亿元。

据介绍,长虹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已经达到了1亿元人民币,并计划继续投入1亿元人民币用于信息化的完善和提升。

分析长虹的信息化建设,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简直是集著名it厂商的产品和服务之大成。

cisco、3com、sun、ibm、sap、hp、sgi、 compaq 、dell、 zuken 、ptc、 alias、ug、联想、重庆博恩、成都西信等,都成为了长虹信息化的产品供应商和实施服务商。可以说,长虹的信息化是一种集成式的信息化。

如果我们把信息化比喻为“风”,使企业的航船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获得快速前行的强大动力,那么这些厂商无疑就是风中如氮(n2)、氧(o2)、氩(ar)般的基本元素。每一个厂商及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

长虹的信息化,就是在其ceo倪润峰的领导下,以企业自身为主体,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为策略,凭借这股助力之“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