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人是第一资本
问:人是企业最需要解决,最关键的因素,对于格兰仕来说是如何的?
赵:这可能是企业会面临的一个共同命题,就像到格兰仕的厂区就会看到我们的一个标语——人是格兰仕的第一资本。如果从另外的方面考虑,人还可能是第一成本。如何把成本变成资本,这就需要管理,包括制度的设计,企业文化的塑造。就像卢总提到的,企业界有一种说法叫做逢五进一,逢十进一,每5亿和每10个亿对于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坎。格兰仕今年第一次突破100亿大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迈过了很多很多个坎。第一个可能是规模,只有规模做得足够大,销售额才能够上去。这是规模的坎。第二个是规模上去了,你要不断的推出新产品,更新换代,这是技术的坎。第三个是人越来越多,管理的半径越来越大,这是管理的坎。第四个是比如我们之前做贴牌,现在做品牌,这是品牌的坎。第五个是发展的方向,你到底要做什么,这是发展的坎。这是五个比较大的坎,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有很多小的坎。要解决这些坎,我们需要抓住一些关节点,以点上的突破,带动面上的突破。
我们从1992年开始做微波炉,以前做轻工产品大概一个亿左右,这时候我们采取了集中的战略,把所有的资源集中到微波炉上,从1万台,变到1995年的20多万台,变成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第一,1997年进入海外市场,规模不断的上升,今年微波炉的产量是1600万台。
格兰仕能迈过这个坎,是因为他有一个开放的体系,这是第一个支点。技术是第二个支点,规模越大,销售额越大,技术的投入也越大,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发展。在管理上,格兰仕一直沿用的是工厂式的管理,很简洁,沟通的环节只有三层,部门的人也比较少。这样对于人的要求比较高,一定是要是能手,还是要多面手,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活。这是一个把成本变成资本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方式,比如核心领导小组的制度,这个小组都是由骨干组成,既在本部门有很强的执行力,也有很强的跨部门沟通能力。第二个是分类繁殖的能力,最开始是在海外市场实行,现在国内也是这样做。简单的说,让师父去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几个徒弟,让徒弟去守住市场,师父去找新的市场。当然你要给师父权力,给他荣誉。
第四个做品牌,可能有的人是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对于格兰仕来说最重要的是做产品,产品做好了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品牌形象。产品也是有传播力的,如果市场上到处是你的产品,品牌自然会出来。格兰仕不光看品牌占有率,也看产品占有率。如果全球40%的微波炉都是格兰仕造的,企业不做宣传,也会形成品牌。
在发展方向上,格兰仕内部流传这一个很好的比喻,做企业不能进赌场,一旦进了赌场,价值观扭曲了,就不愿意去做艰苦的事情,只想着一夜暴富,不劳而获了,最后可能本钱都没有了。有一种说法叫做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职业经理人要当志愿军
问:赵先生,您是格兰仕的职业经理人么?
在格兰仕还没有这个提法。去年我们做了一个市场调查,后来决定了格兰仕对职业经理人怎么看。有一个比喻,为什么志愿军可以打败美国的职业军人。因为美国的职业军人,无论是五星上将还是普通士兵,都很有职业化的精神,但是他们有一个底线,就是不牺牲自己。你付费,我就打仗,你付到什么程度,我就打到什么程度。志愿军有一种感情,要保家卫国,不计成本,不计报酬的去打,即使我的装备很差,在精神上在气势上也能打过他。
所以对我们来说,首先是做格兰仕人,而不是职业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