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格兰仕28年春秋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似乎非常空洞,但是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却无处不在,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根血脉。格兰仕在其发展壮大的28个春秋里就创造了这样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

让质朴根植于企业文化

格兰仕顺德厂区,到处是密密匝匝的厂房。每年格兰仕规模盛大的微波炉中国市场年会的晚宴就是在这里的一个类似厂房的大餐厅里举行的,在长方形餐厅入口处的一端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舞台,晚宴的致词、仪式和演出都是在这个台子上进行的。参加晚宴的格兰仕员工和各界来宾围坐在临时摆放的几十张圆桌前,这种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农村的喜宴。

眼前的这一切,好像无法和一个年销售收入160亿元,在国内外微波炉和空调市场上占有优势份额的现代制造企业联系起来。然而,如果深入了解格兰仕,就会发现格兰仕根深蒂固的本质就是质朴甚至“土气”,正是这种质朴造就了格兰仕在过去28年里的辉煌。

这种质朴的特质是格兰仕与生俱来的。自从1978年9月28日,格兰仕的创业元老们在一片荒滩上开工建房时,这种质朴就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格兰仕的企业文化中了,非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消逝,反而枝繁叶茂、发扬光大起来。

一种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其起家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格兰仕从荒滩创业时便形成了致富之路靠苦干的坚定信念。

做企业其实就是做人

格兰仕的一幅标语表达了格兰仕企业文化的另一个核心:“人是格兰仕的第一资本”。

格兰仕的员工曾经不无自豪地说:“我们一直比别人过得好。”这不仅反映在物质上:格兰仕基层员工的工资一直高于同类企业平均水平;而且反映在精神上:格兰仕给了全体员工一种归属感。

格兰仕的负责人说:“变山变水先变人。企业走到一定时期,总会遇到瓶颈——人的问题。人的素质代表企业的真正实力,员工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对员工的培训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格兰仕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一批又一批新人融入这个大家庭。

格兰仕人明白,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是全体员工素质的比拼。格兰仕有一个员工培训基地园,建造得像公园一般美丽,小桥依依,流水潺潺,鲜花芳香馥郁,楼前有雕塑,楼内装修丝毫不逊于星级酒店。在这里,员工接受的却是“苦行僧”文化,倡导的是勤奋工作、付出才有回报的企业哲学。

格兰仕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数次转产,但每次转产都没有解雇不能马上适应新工作的员工。格兰仕的负责人说:“我们的老员工为格兰仕工作了十几年,立下汗马功劳,怎么能卸磨杀驴呢?这不合情理,不利于企业发展,做人做事要以心换心。”正是这质朴的“以心换心”赢得了员工的普遍支持和忠诚。对于员工来说,工资重要,稳定同样重要,而尊重更加重要。

但在同时,格兰仕的制度也是很严格的,如果某个员工违反了规定,其部门主管都要找他了解情况,确认情况属实后再进行处罚,这虽然在别人看来是耽误了工作效率,但是格兰仕人更注重的是情感效率。

格兰仕的情感投资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员工,也延伸到了经销商。格兰仕一直视经销商为企业直系成员,总会站在经销商的角度考虑问题,与经销商们建立了良好的依存关系。1994年,格兰仕遭遇洪灾后,实力受到影响,正是由于全国的经销商相助才闯过一劫,可谓患难见真情。多年来,格兰仕以大幅降价强力拉动市场,使经销商们赚得盆满钵溢,格兰仕的市场份额猛增,形成了厂家经销商双赢的利好局面。

28年来,格兰仕人就是用这种有些“土气”的质朴,“做人”的理念,打造出了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并把这种企业文化充盈到企业的全身,让员工和经销商都能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感受到企业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