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华为:跟进、投入、突破

能够直接跟世界顶级的高科技公司叫板的中国公司可谓是凤毛麟角,而位于深圳的网络设备制造商华为已经拥有了这样的实力。摆脱了诉讼阴影的华为更有自信在全球市场上打拼,现在的华为正极力摆脱低成本制造商的角色和技术效仿者的形象,努力成为全球创新领域的重要力量。

业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国外企业要进入中国市场要越过两座山,一个是价格,另一个就是华为”,华为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不过与中国的其他一些企业一样,华为也是通过出售技术相对简单的产品而首先获得成功的,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领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仅仅依靠中国本地市场,做技术的跟进者,这个目标很难实现。

华为正在努力改善这种状况。当别人还在做代理时,华为倾其所有搞起了研发,目前华为的2万多名员工中,有一半都是研发人员。通过对自主技术的长期投入,华为已经把从系统架构、硬件、软件到芯片等多项关键网络技术握在了手中,它已经是全球dsl设备市场上的领先者,并在下一代网络技术上走在了前列。

“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的,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这是华为对技术开发的态度,《华为基本法》规定了华为每年要从收入中拿出10%投入到它认为有前景的技术研发上,5亿美元的数额对比国际标准并不算大,但这在中国企业中已经很少见。

正是这种投入换来了丰厚的回报。2004年是华为在海外市场突飞猛进的一年,到目前为止,这家中国公司的海外业务已经覆盖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已有274个运营商使用它的产品。去年该公司的海外销售额达到10.5亿美元,而今年预计海外销售突破20亿美元。

华为又把目光锁定在了3g技术上,这家公司每年把大约1/3的研发经费都用在了这一被整个业界都期待的领域。截止到今年,华为在3g上投入了近45亿元,包括自主设计3g芯片、为消费者研制3g手机等等。尽管目前中国的3g形势在时间上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明朗,但华为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有所收获。今年12月,华为在欧洲市场击败爱立信获得了荷兰移动运营商telfort的一笔价值超过2亿欧元的wcdma 3g项目定单,这已是华为在全球承建的第五个wcdma商用网络,更重要的是,这笔3g交易是华为立足欧洲市场的重要一步。

华为在技术上的策略还表现在与众多高级别公司的合作,如高通、微软、英特尔,这能让它有机会获得技术上的先发优势。除了与3com公司合资成立了针对企业数据通信市场的公司外,最近一个令人关注的项目是与西门子的合作,为中国的3g标准td-scdma设计手机和设备,它们希望这能在中国和海外市场都能有很好的销量。

华为将继续创新的努力,这家公司从外围专利开始,逐渐拥有了一些可以与国外厂商比拼的核心专利。2003年,华为在全球的专利申请增加了三分之一,达到了1590项,并获得了数百项专利。为了加快创新速度,鼓励技术人员申请更多的专利,华为还对可能获得专利的创意进行奖励,提出创意的员工将成为“华为发明家”,并得到奖章和最多1200美元的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