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甲骨文中国人事振荡后的“全球化”2

相关:甲骨文中国人事振荡后的“全球化”1 href="zzzzzz/zhi_sk/jt_page.asp?articleid=65476" target=_blank>

甲骨文中国人事振荡后的“全球化”1

甲骨文中国人事振荡后的“全球化”2

渠道:静悄悄的黎明

尽管纷纭繁杂,但oracle的变化已由内向外悄然开始。

黄庆是上海一家it咨询公司老板,做oracle代理已有近两年时间,主要做oracle企业应用软件的实施。2005年3月,oracle亚太区来人突然造访,这让黄庆有些吃惊,“这在过去两年是没有的事。”在与黄庆对话的时候,造访者很认真地记录了黄庆针对oracle渠道政策的意见,并表示oracle将在中国改变一些渠道政策,重新扶持一批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过去的几年中,oracle在中国市场上的渠道商被人们嗤笑为oracle的“提款机”—不管产品是否落实在最终客户身上,代理商们要先将所有款项打到oracle账上,而且用户名不可更改,这样一来,如果初始谈判的客户变卦,代理商只能为oracle买单。正因为如此,造成曾经不少oracle金牌合作伙伴由于现金流压力要么死掉,要么倒向竞争对手。

事实上,oracle在中国执行的是其全球通行的政策,只是前几年在中国遭遇全球规则之外的潜规则问题,由此衍生的台下交易在之前oracle技术产品和应用产品的售前过程中屡见不鲜。

而在售后,oracle“与民争利”的现象也很多见。“有一家叫osc的公司挂靠在oracle下面,我们在做实施的时候就经常碰上他们。”黄庆告诉记者。很明显,类似osc这样的公司与oracle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不明就里的客户往往更愿意相信osc,我们有的时候很难做。”

这些问题oracle迟早要面对,在其计划中,2005年5月底完成对peoplesoft的整合后,处理好与合作伙伴共生共存的关系将成为oracle在中国的一大主题。

在李翰璋看来,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加强关系是与oracle中国区组织架构的调整同步进行的。“在2005年,我们将继续推动‘金色中国’计划,除了在应用软件和技术产品领域加大力度外,加强业务伙伴关系和市场承诺也是我们的重要工作。”

而在《互联网周刊》记者此次对oracle合作伙伴和客户的调查中,尽管oracle中国公司内部调整不断,但这种变化似乎还没有这么快传递到合作伙伴和客户身上。

在李际看来,“中国区的调整更多是为了配合oracle全球的调整步伐,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和客户感觉不到变化很正常。”

内部正在经历阵痛的oracle中国,在其最核心的业务—渠道、销售层面,颇给人一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感觉,但谁也不能轻易否认,变化正在悄悄波及。

豪门争锋

没有人敢肯定oracle最后一定能胜出。

在2005年的媒体答谢会上,sap,sap,sap,sapsap大中华区总裁西曼要求在场媒体记者举杯“为sap中国干杯”,“由于peoplesoft被oracle购并,sap减少了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这将直接推动sap走进快速增长的轨道。”西曼的得意与mark gibbs宣布挑战sap时的兴奋相得益彰,而这只是孔翰宁和拉里·埃里森各自心情在中国前台的表现。

与此同时,分析师dominy表示,现在oracle拉开3条战线,可能产生的结果之一就是ibm与sap进行更密切的合作。ibm多年以来一直是oracle除微软之外的一大竞争对手,ibm告诉第三方应用软件厂商说,它不会像甲骨文希望的那样与它们在应用软件领域进行竞争。

“今后只有像oracle这样大而全的软件公司才有可能活得更好!”这样的话李翰璋和tony banham以及mark gibbs都向记者表述过,在oracle看来,现在sap也在“跟着oracle学”,意图进入应用服务器领域,摆脱单一产品线可能遭遇的瓶颈。“但sap的发展速度很难跟上oracle。”—从收购peoplesoft开始,oracle就一直在以这样自励的语气鼓励自己。

而在中国市场上谁将领跑?在专注汽车领域的软件提供商qad中国区总经理缪青看来,oracle要想如愿以偿,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员和组织架构的调整,这一系列调整需要基于全球战略和中国市场的结合;二是整合peoplesoft和j.d.e的速度。”

对于oracle中国区组织架构的调整,缪青认为,“更像是为了架构调整而调整”,缺乏有规律的变化节奏,这样的调整只能让自己的市场大伤元气,并给竞争对手创造虎口夺食的机会。

而关于对peoplesoft和j.d.e的整合,oracle经理告诉记者,“中国区这边现在进行得很顺利,不久两边就可以一起办公了。”对于双方产品方面的整合,mark gibbs介绍说,这已列入oracle赶超sap制定的4大战略之一,“我们将遵守承诺推进‘合成工程’。”其中合成工程是指oracle下一代应用软件、集成和架构组成的解决方案,准备在2008年推出。“下一版本的oracle电子商务套件、peoplesoft enterprise 9和j.d.edward 8.12中将包括合成工程的许多模块。”

而在整合peoplesoft之后,甲骨文大中华区企业应用软件总经理王春文告诉记者,oracle正在展开一系列全球并购行动,目标集中在如同retek(零售、分销erp软件提供商)一样按行业区分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从而在3到5年的时间里,丰富甲骨文在应用套件方面的技术能力与客户群。

结果总是难以确定,不过不管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oracle带来的变化并不仅限于其自家地盘,它拉开了全球软件业重新洗牌的序幕。“这是软件业从高速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个必然表现。”缪青总结说。

oracle:那些人们不曾知道的故事

oracle中国公司在产品战线上已经全力出击,而在公司形象战线上,公司对未来也有计划。他们强调今后的工作重点将放在改变oracle的公众形象上。由于oracle过于张扬的形象对公司已经造成不利影响,oracle表示公司正在操作一系列行动,主题都想好了,就叫《oracle:那些人们不曾知道的故事》。他们说无论在oracle公司内部,还是与合作伙伴和客户之间,都有不少感人的故事。

但当记者提出需要采访别的peoplesoft员工的时候,oracle对外发言人表示现在公司还在整合阶段,很多事情别人都不好讲。也许,在oracle全球化运动的背景下,中国区已经彻底成为oracle全球业务的一个执行部门,很多事情都需要与美国总部或者亚太区总部协调行动。

在这一场全球化运动中,oracle的商业逻辑无可厚非。作为曾经在中国做得“最本地化”的一家跨国公司,如今它转身最快。跨国公司全球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单靠“人们不曾知道的故事”是否能扭转局面?这事关oracle整个体制和企业人格,任何人都很难靠一己之力在短时间内立即改变。

相关:

甲骨文中国人事振荡后的“全球化”1

甲骨文中国人事振荡后的“全球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