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科龙电器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盈余管理动机是指盈余操纵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财务指标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始动力。上市公司科龙电器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兼并收购和股权转让,可谓是历经磨难;前任“掌门”顾雏军的东窗事发,更为科龙电器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新主海信能否为科龙电器带来一片光明,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科龙电器自1999年以后的年度财务报告开始聘请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对外公布,在2000年至2006年共计7年的时间里,科龙电器年报审计业务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经历了多次变更,并多次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自2000年度至今,科龙电器的盈余管理行为手段全面、频率纷繁、范围广泛、程度深刻,在历年年度报告中可谓是发挥的“淋漓尽致”。是什么驱使科龙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被注册会计师“非标”,被投资者抛弃,纵观科龙电器的发展历程及其经营状况,本文将科龙电器的盈余管理归纳为三大动机。

一、资本市场动机:撤销st、避免退市

科龙电器2002年由于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且2001年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了st处理;2006年由于没有如期披露上年年度报告,且最近两年连续亏损,股东权益出现负值,再次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带上*st的帽子。上市公司一旦被特别处理,不但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且还会因受到公众的过于关注而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筹资难度加大、资金成本上升等。科龙电器如果第三年连续亏损,就会暂停其股票上市,如果暂停上市后又在限期内未能扭亏为盈,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将被终止上市。所以,科龙电器如果继续经营不力,将会退出证券市场,这是科龙电器大股东不愿看到的结局。按照规定,若上市公司特别处理的次年主营业务运营正常并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就可以被撤销特别处理。所以,为了保住珍贵的壳资源,科龙电器必须全力以赴,努力创造条件摘掉st帽子避免退市成为当务之急。

科龙电器历次被st前夕的年报中分析亏损原因主要如下:

2001年度报告:“虽然经营方面已有改善,但尚未能达至盈利,总括有以下原因:第一是虽然有销售收入上升及成本下降的支持,但由于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未能如2000年一样分担广告费用,令冰箱及空调业务之广告费用较去年增加人民币2.8亿元;第二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及以低价销售旧有存货,冰箱的平均价格相比同期下调约8%,以至盈利受压;第三是现有的营销渠道正处于从批发渠道发展至零售渠道的整合期间,仍需时间以达到预期效果;第四是为公司在日本及香港的楼房产业减值而作出拨备;第五是为部分投资项目减值而作出拨备,将商誉余额一次摊销完毕,以及处理往来少数股东权益;最后,管理成本持续高企,与去年持平未能为公司减少支出。”

2005年度报告:“发生在前期经营管理期间内所存在的大量坏账、大量欠付费用、不良存货、过度无效投资、资产闲置、经济纠纷等潜在亏损集中在本期体现;本集团前董事长顾雏军先生等人因涉嫌经济犯罪,致使本集团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而于四月初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受上述停产因素的影响,2005年度新品不能出产,畅销产品无法及时供应市场,而需由较旧型号的产品来填补,从而拉低报告期内本集团的整体毛利率;报告期内5至8月份,为了保证将来能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本集团保持了员工的相对稳定及员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同对其他必要的经营费用支出亦无明显减少,造成本集团于报告期内经营成本无明显下降;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使得主营产品的利润空间继续收窄。”

可以看出,2001年科龙电器计提了巨额当期广告费用,大额计提楼盘和投资减值准备;2005年科龙电器计提大量前期坏账和无效投资,确认大量前期费用和不良资产,从这些“官方披露”的亏损原因就可以看到盈余管理的明显痕迹。另外,2001年指出公司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降,2005年指出公司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上涨,这些因素的不利影响,在科龙电器于次年恢复盈利能力时将继续存在。为了能够在短期内扭亏为盈取消st,科龙电器在连续亏损的第二年有实施除垢策略即亏损最大化盈余管理的强烈动机和表现。科龙电器2006年度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412万元(经调整后,2005年亏损约为人民币37.18亿元),这点利润用来弥补往年亏损可说是“杯水车薪”,只是实现了“微利”。

2006年年报中分析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1)本年度各项成本费用控制措施逐步落实到位,费用比往年大幅降低,在保持销售规模的同时,产品销售结构明显改善,产品毛利率大幅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增强;(2)本公司于2006年12月25日收到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办事处给予本公司的技术改造及创新补贴资金人民币7000万元。(3)本公司处置闲置资产获得部分收益。”分析后两点原因,获取政府补贴和处置公司资产都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这类盈利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科龙电器2006年净利润仍然为-9067万元,当年的扭亏为盈完全归功于非经常性损益利得近1.15亿元。由此可见,科龙电器为了能够取消st以避免退市,在被戴帽st次年一般就有强烈的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表现。

二、提款机动机:顾雏军时代的“千古绝唱”

通过关联交易、债务重组等手段可以将利润在不同法人实体间进行转移,最有代表性的现象有:国有(控股)企业高级管理者利用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的优势将企业利润转移到私人持股的企业;股权分散型企业的大股东法人利用绝对控制权将企业利润转移到大股东企业自身或大股东持股比例更高的企业,乃至于转移到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纯私营企业;大股东自然人利用对企业控制权将利润转移到大股东自办的全资企业。以上情况都是大股东在损害小股东利益的基础上,将本是“大家”的资产转移到私人囊中的“偷盗”行为,企业本身俨然成了大股东的“提款机”。

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曾在海景财富论坛上,提出控股集团公司如何选择金字塔公司架构利用关联交易来剥削小股东利益。金字塔公司架构是指一家控股集团公司(往往是家族控股)位于金字塔的顶端,第二层是拥有贵重资产的全资私人公司,第三层包括了集团的上市公司,最底层是现金收入及利润高的公司。集团向公众发行这些公司的股票,并透过多种内部关联交易,将底层公司的收益传到金字塔上层的母公司;此外,集团又将一些利润较少、品质较差的资产从上层利用高价传到下层。金字塔架构放大了集团公司对公司的控制能力,集团公司可以透过将下层公司的资产低价出售给上层公司,或让下层公司向上层公司高价购入资产,以及低派现股息等方法去剥削小股东。这类交易有利于集团公司,因为其对低层公司控制权高而实质拥有权低,这被郎咸平教授称为金字塔架构效应。

科龙电器2005年度报告披露的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