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麦当劳告诉了我们什么

麦当劳引领了食品安全卫生新标准;

麦当劳表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麦当劳反映了先进的管理模式……

马年岁末,一种人类从没见过的疫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开始疯狂肆虐广东部分地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旅游、交通与餐饮业了。然而,朋友,您是否注意到,广东三元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却没有因此而寂寞:1—4月份一下子连增了10家麦当劳新店,使其在广州的麦当劳餐厅增加至48间,广东各地的麦当劳餐厅总数激增至71间;每天接待顾客超过17万人次……

为什么?

广东三元麦当劳负责人的回答让人深思:“我们靠的是品质、服务、清洁、物有所值。”

麦当劳色、香、味俱佳,引领饮食健康时尚

中国人对食物的要求是:色、香、味俱佳。在麦当劳餐厅,这一点可称得上不负众望。

当您跨进麦当劳餐厅,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食品:各式的汉堡包、大小薯条、麦乐鸡、苹果派、巨无霸、奶茶……尽管品种多样,但却在一点上十分一致:香喷喷!

麦当劳每样食品,颜色惹眼,香得浓郁,味道独特。许多人对此不解。在中山四路信德大厦广东三元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总部,供应链管理经理陈丙娣告诉笔者:“那是工艺的科学规范与选料的严格使然。”

据她介绍,麦当劳食品从选料到制作,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要求每一件出品均符合食品卫生三大要素:安全、高品质与稳定性。

她着重讲述了巨无霸与鸡蛋的“故事”———

“巨无霸是我们的特色产品。它的制作较为复杂,由三层面包片、两层牛肉、一层生菜伴以脱水洋葱、酱黄瓜、吉士与特制的巨无霸酱而成。巨无霸半成品来料全采用指定厂家的产品,除了少量从新西兰、美国等地进口外,95%以上由全国各地优秀供应商生产供应。同时,也带动提高了本地同行业制作水平。”

鸡蛋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介绍说,鸡蛋是麦当劳使用较多的食品原料,为了保证其高品质,他们要求供应商在鸡蛋生下来3天内必须送到工厂,按标准检测鸡蛋的大小新鲜度,再清洗、消毒、打油(起保护膜作用),冷藏保存,最后才运到每家麦当劳餐厅。餐厅以标准工艺烹制,出品的鸡蛋大小也就一样。

“如果您要了薯条、汉堡包、苹果派,那么,必须记住:先吃薯条,再吃汉堡包,后吃苹果派……”她解释说,因为薯条出炉后在常温下放置7分钟、汉堡包10分钟、派类70分钟后,如仍没卖出,按麦当劳规定必须丢弃。由此可见麦当劳提供给顾客新鲜食品的要求之高。

营养学家指出,健康饮食的黄金准则是:除了要求食品干净卫生外,更重要的是食品多样化与结构合理。看麦当劳用料制作,应该说,完全符合了这些准则。

格调迥异的麦当劳文化

在麦当劳,你会经常听到这么一句口头禅:“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这句话,昭示出她的文化底蕴。

当您看到她那立体感极强的红底黄字m字招牌,您难道不会为她那独特的设计意念而怦然心动?

不管您走进哪一家麦当劳分店,看到的都是一样的环境设计,一样的餐饮服饰,一样份额与口味的食品、一样的服务,您难道不会为此惊讶么?

近50年历史的麦当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为难得的是,她在向全球发展的同时,也兼容并蓄着各国各地的文化精华,体现着本土化精神。

资料显示,麦当劳在全世界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设3万多家餐厅。1990年,麦当劳在深圳开设了中国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随后,便一发不可收,北京、广州、天津、上海、西安、重庆等17个省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560多家餐厅,在中国的餐饮业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在广东,麦当劳早已遍地开花。仅广东三元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就已拥有71间餐厅,横跨广州、佛山、汕头、揭阳、清远、从化等14个地区。近两年的发展速度更快,几乎是以每年新开10多间餐厅快速发展。

“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有一名句:‘不是我们给了顾客,而是顾客给了我们。’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麦当劳的文化就散发出独特的韵味。”广东三元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海明指出,麦当劳的文化渗透在每一细微之处,不管是营销理念,还是产品、环境装饰,或是员工的行为准则。

笔者注意到一些颇有趣的事情———

每年,麦当劳都要进行一连串的市场调研,以了解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最近,他们推出的粟米汤和全新的开心乐园餐,市场反映热烈。今年年初,麦当劳推出其新口号“尝尝欢笑,常常麦当劳”,不但容易记忆,还切合了中国目前的发展态势,显示出活力、活跃与动感特色。有关负责人强调,麦当劳在中国的品牌形象年轻,富有愉快欢乐的“年轻元素”,在市场推广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消费群体,注入麦当劳的品牌理念,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在享用麦当劳美味之余,一起感受欢笑与快乐。

麦当劳喜欢为小朋友送上款式各异的玩具: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生动活泼的迪斯尼乐园的卡通人物、又是玩具又是文具的组合……不仅外形设计让人浮想联翩,而且用料做工十分讲究。比如布娃娃怎么扯也扯不烂,塑料玩具怎么摔也摔不烂,且不带电池……许多顾客认为,麦当劳的玩具,也足可窥见其高品质的文化追求。

而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则体现着麦当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风范。2003年4月29日举办的“59秒极速服务大挑战”融进了麦当劳提高员工服务质量的良苦用心;2002年5月至12月,麦当劳与广州市无偿献血办公室一起举办的“麦当劳爱心兵团慈善献血公益活动”,530名麦当劳员工自愿无偿献血,体现了麦当劳员工的一份爱心,也推动了无偿献血精神更加深入人心;2002年8月的“雏鹰行动”,麦当劳与广州市80多间中小学校联合,在孩子们中形成了学习竞赛热潮;2003年植树节推出“种下欢乐、种下爱心”活动,邀请了广州市各中小学600名少年儿童与家长,在雕塑公园开辟了“麦当劳绿色心愿林”,既与小朋友分享了欢乐,又让更多的人了解麦当劳……

麦当劳的企业文化是立体的,多层面的。正是麦当劳浓郁的文化氛围,营构出她独特魅力,从而达到双赢:既赢得了客似云来,又很好地宣传了自己……

麦当劳把“向管理要效益”发挥到了极致

麦当劳的服务标准是:“质量、服务、清洁、物有所值”,她要求每一位加盟者以此理念去做。在麦当劳,您可以看到许多规定近乎苛刻:服务员应该如何去拿杯子、开关机器、放出奶昔浆,直到最后做成一杯完整的奶昔交到顾客的手里;烹煮东西的温度与时间要丝毫不差;汉堡上面的洋葱有多少盎司;如何煎汉堡与炸薯条……

苛刻的标准要求有高素质的员工。广东三元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训练部经理刘红告诉笔者,他们对人才的培养强调训练,员工要求一对一培训,不管你在哪个岗位,都有训练新员工的义务与责任。训练一般分为四步曲:准备、呈现、试做、追踪。每当新员工来到,训练员必须通过呈现自己的标准操作,手把手地教新员工,而新员工百分之百达标才能独立上岗操作。

在麦当劳您常常能听到服务员之间相互提醒:

“你不是刚刚擦完桌子吗?手洗干净了吗?”

“你刚刚把炸薯条从地上捡起来,快去洗手。”

“洗过抹布后,请记住洗手。”

麦当劳的用工很讲究。餐厅经理的排班要求精确计算每位员工当班的交易次数。一般而言,以每小时6.5个交易次数为最经济科学。交易次数多了,员工就会产生疲劳,导致服务不周;交易次数少了,则浪费人力。由此,也要求餐厅经理准确掌握市场走势、营业状况,进行人员评估等等。

在麦当劳,各层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制定3-1-q方案,即3年目标—1年计划—每个季度回顾;做出每个月、每个季度的损益报告;做出不同时段的市场调查报告……为此,麦当劳将训练与营运相结合,一位管理人员达到一定的职位后,就会参加相应的训练课程;一位管理人员完成基本运作、中级管理及有关机器的课程后,就有机会进入在美国的汉堡包大学继续学习高级课程。这样把每个人的工作与其本身的训练相结合,管理人员就会注重自身的训练,为自己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明确的经营理念,再有了高素质的人才,管理就会水到渠成。”广东三元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卫城深有感触地说。

食品,引领了卫生健康的时尚要求;文化,渗透着饮食王国的深厚底蕴;管理,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先进模式……笔者想,这大概就是麦当劳所向披靡的奥秘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