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麦当劳为什么比马克西姆伟大

说麦当劳比马克西姆伟大,从俗的方面来说,是因为快餐麦当劳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比西餐马克西姆要大。在商业时代,金钱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从高尚一点的方面来讲,是遍布全球的麦当劳比精英享受的马克西姆更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但即使从俗说到雅,还是会有许多人不能接受这个结论。因为,马克西姆的食品代表着西餐的至高标准,这岂是垃圾食品汉堡包所能比拟的。

理智的人会承认,他们说的没错。那么,为什么一个好的东西会比一个差的东西价值低,甚至不如后者伟大?

这种迷惑甚至愤恨在每一个领域都存在:我比对手更聪明更努力,我的产品比对手更好更高档,我的社会和历史意义更大,但是,为什么我会不如那个该死的对手?

每个人都会,也应该选择更好的东西——这种朴素想法是上述愤恨的根源。的确,当人们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下选择时,人性会让他们这么做。可惜的是,人们的实际选择总是受到各种稀奇古怪的干扰和限制。

可能,他不知道有个饭菜更好吃的马克西姆;他没有钱去消费大餐;他担心自己的脂肪,不想天天去吃西餐;他有很多事要做,只想快速解决吃饭问题;他住的地方正好没有马克西姆;他的朋友拉他进了快餐店;他想换换口味;他……

别去管他为什么抛弃马克西姆了吧,答案永远不能穷尽。同时,他对马克西姆的抛弃也决不意味着让坏东西全面接管自己的生活。只是对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们来说,合适的好比绝对的好,要更好。

因此,麦当劳最终还是比马克西姆更伟大。

事实上,这种“麦当劳现象”在许许多多的商业领域都存在。

傻瓜相机压倒了专业相机,数码相机又压倒了机械相机,简单的桌上电脑让曾经垄断市场的大型机几乎消失,落后的小灵通吃掉了手机的一大块市场,过时的vcd一度跑到了先进的dvd的前面,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戴尔电脑挤垮了许多高技术的对手,缺乏营养的可乐市场规模远远超过矿泉水和牛奶,肥皂剧或无厘头电影比深刻内涵的影视作品更受欢迎,没有原创的《读者》成了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廉价的如家连锁酒店开房率比高档酒店要高,超市超过了百货商店,而菜市场的散装菜永远比超市包装精美的净菜好卖,更不用说中国的廉价商品冲击了全世界。

这些各行各业的“麦当劳”们都在用自己的成功实践证明,一件好东西并不能自动地给你带来好市场,任何更好的产品都必须由消费者来用钱包严格地鉴定。有很多企业是死于自己糟糕的产品,但也许有同样多的企业是死于自己不合时宜的好产品。

看看各个领域的领先者吧,他们基本都是商业普世主义的坚定信奉者,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对应的是最为广泛的市场需求——也许不那么高级,不那么先进,但代表着现实。

他们是最冷静的专业人士,不受任何空虚目标和宏大话题的诱惑;他们也是消费者心理最深入的观察者,愿意放下身段全心全意为那些普通人服务。世界毕竟还是由普通人为主构成的,当他们占据了普通人的心,也就占据了最大限度的市场。

当可口可乐数十年地对消费者恭敬地说“请饮可口可乐”,当沃尔玛年复一年地倡导着普普通通的“天天平价”,当google在招股说明书中开宗明义地阐述自己的原则是“不使坏”时,这些朴素的口号能在多少普通人心中引起共鸣?这种共鸣的回响,永远比世界上最精英的人群所能给予的掌声更为响亮。

伟大的公司,应该是通晓人性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