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蒙牛内幕》一书,不禁思考:蒙牛乳业何以在成立之时“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状况下,在短短六年之后,年销售额达到百亿,成为中国企业快速成长的百强之冠呢?原因也许有很多。但我认为,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
一、行业里的优秀人才做行业里的企业。
我们看一看蒙牛乳业几位创始人的身份:牛根生,原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卢俊,曾在伊利担任党委副书记多年;孙玉斌,原伊利冰淇淋公司总经理……他们都是行业里的精英,既有产业经验,也有管理经验。起点高,发展当然就快。为什么?因为经营理念一致,这保证了企业少走不少论证。检验的弯路,能够高速发展。这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策略的正确性。既然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那么就先建市场,再建工厂,再找奶源。如若经营者不了解行业特点,没有行业经营经验,不懂市场,就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发展策略。由于创立者都是行业里的精英,都具有管理集团公司的经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马上想到要做大做强,不会有一丝的犹豫,更不会在行业里辨不清发展的方向。因此可以说,蒙牛的成功是行业里的优秀人才做行业里的事情,想不成功都难。
二、先进的用人策略(合适时间合适地点的合适人选)。
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老板常感叹缺少人才,其实并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用人才的人才。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世界上没有无所不能的人,也没有无所能的人。古人说,多钱善沽,长袖善舞。这说明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这与蒙牛的用人策略是“以岗选人”是一致的,“所谓人才,就是合适时间合适地点的合适人选,即最适合岗位的人员。离开岗位谈人才,就像离开矛谈盾,离开船谈帆,离开脚谈鞋,并无实在意义”。这就是蒙牛的人本管理三结合模式。你的企业为什么不能发展?不是没有人可用,而是你没有用好人,不懂怎么用人。牛根生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做雪糕的人,他的人才标准就是把雪糕做得全国消费者都爱吃;如果他一会儿关心黑奴的解放,一会儿分析伊拉克战争动态,一会儿又去研究太平洋的地壳运动……惟独做出来的雪糕没人喜欢吃,那他绝不是雪糕岗位的人才”。
三、经营人员人本管理的思想。
选好人是第一步,用好人才是最关键的。比如,你让科学家去搞科研,但你不给他提供实验室,你不给他提供器材,你不给他提供助手,你还想让他搞出成果来,可能吗?不可能。然而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我们很多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却不明白,却做不到。其实,他们不是不明白,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说到底,经营企业其实是”经营”人,要“经营”你企业里的员工,要“经营”你的消费者,要用心经营,得人心者才能得市场。书中记录了牛根生从伊利辞职后去一个小型牛奶企业应聘的故事,当时牛根生提出的条件是:一、以无形资产入股;二,必须控股。那家企业的老板不答应,而牛根生却回应到:我是一架印钞机。牛根生固然狂妄,但他确实有狂妄的资本。六年后,牛根生把蒙牛做到乳业前几名,而那家小企业依然在行业里默默无闻。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中小企业老板思想中的两大缺点:一是不愿为人才提供良好的个人待遇;二是不愿授权。蒙牛的企业文化中的两句话讲得特别好——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蒙牛为什么能汇集行业中优秀的人才,是因为蒙牛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个人待遇,解除了员工对个人物质生活方面的顾虑,这也是员工贡献才智的动力。蒙牛总裁牛根生曾用自己的年薪为员工发奖金,因为牛根生深知“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就是交换,只有诚心才能换来诚信。小公司靠智力经营,大公司要靠智慧经营。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而蒙牛“经营”的理念策略无疑是最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