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终于发布自己的中文名了,4月12日,google在北京发布了全球中文名称“谷歌”。该中文名字意为“丰收之歌”,用“诗意的方式”寓意了“丰富多彩的搜索体验”,因为“用户搜索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
“谷歌”发布之后,笔者用百度搜索“谷歌”,排在第一页的所有信息均为有关google发布中文名称的内容,而用google搜索该关键词,结果却无一条相关信息。
尽管互联网上多数网民对“谷歌”二字不予认同,但这终究还是表明了google亲近中国网民的决心,毕竟这是google唯一一个在非英语国家发布的名称。但是,仅仅怀有亲近网民的决心是不够的,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谷歌要真正深入人心,路还很长。
从最直接的网民体验——搜索速度来说,google总是比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慢半拍。即使在google宣布进入中国之后,其主页无法打开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网页快照无法显示,这是令许多曾是google忠实用户的网民倒戈百度的主要原因。在mp3搜索、贴吧等个性化的服务方面,百度对中国用户需求的了解要比google深入得多。
从搜索技术角度来看,google一直以过硬的搜索技术为荣,在英文搜索方面确实如此。但是中文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语言之一,在搜索技术方面与英文存在很大的不同,而google目前的搜索表现尚不尽如人意。这一方面反映了网页更新的速度问题,另一方面也确实表明google在中文搜索领域的功夫还欠火候。
从搜索产品来看,google和百度均有丰富的产品体系。但百度的产品更具显著的中国特色。尤其是google宣布进入中国之后,百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特色,推出了国学频道、政务搜索频道等产品,而google的产品风格仍然偏于美国化,这样的风格中国网民能否买账还有待观察。如果google的产品,仅仅是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就成了google中国的产品,google在中国真的会失去越来越多网民的信任。
google在美国还有收集用户意见的mailbox,但在中国,谷歌将怎样了解进而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怎样让“谷歌”真正成为用户的收获之歌?怎样让“用户搜索的过程”真的变成“收获的过程”?不管是产品风格,还是搜索速度和搜索质量,谷歌要让绝大多数中国搜索引擎用户从心底接受并衷心认可,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