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花旗集团在沪宣布,将于今后3年内捐款63万美元,用于资助中国的一项金融科技教育项目。这笔捐款作为奖学金和奖教金,将使国内20所重点大学约10万名师生直接或间接受益。同时,花旗的另两项金融科技教育项目——大型机培训和软件应用竞赛也将启动。
花旗该项目设立背景何在?优秀奖学金筛选标准如何?金融信息人才现况如何?捐资63万美元,对于花旗来说,是个“小动作”,其远期目标何在?为此,在人才方面有何战略?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花旗集团中国区ceo施瑞德先生和花旗软件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周亚贵先生。
金融信息人才:缺
目前,it技术已经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和外汇等金融行业的血脉当中。由于国内能够培养优秀金融信息人才的院校屈指可数,加上国内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我国金融业信息人才的培养远远跟不上国内银行蓬勃发展的形势,也不能满足外资金融机构介入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周亚贵先生感慨地说,在一次“怎样培训金融信息化人才”论坛上,大家提出,在目前国内大学里,没有教怎样做金融+it的课程。那么,为了应对挑战,怎么办?答案是:及早培养人才。
吸纳人才紧锣密鼓,培训人才按部就班
未来5年,迅速扩充
履新不久的施瑞德(richard stanley)先生说:“金融人才是中国实现其成为金融中心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身为金融服务机构,我们深切体会到,信息化对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及金融业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他坦率地介绍,“在中国,我最大的挑战就是能为我们的快速发展招人!1999年,花旗在中国只有640多人;现在有2000多人。人员数量的快速扩充在5年内还会全面发展。我在花旗服务了20多年,我希望,他们能像我一样有好的发展。”尽管,施瑞德先生没有透露5年内招人计划的具体数字,但大量吸纳人才是明显的。
12个月内,将增400个大型机开发岗位
2002年3月,花旗软件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拥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团队,在业务方面与花旗银行亚洲技术中心密切合作。目前,花旗软件主要为花旗集团亚太地区、中东及欧洲等25个国家或地区提供软件开发和技术支持;为花旗集团亚太地区提供后台数据处理服务。
为满足自身业务需要,花旗软件组织了系统的大型机培训课程。从2003年6月起,他们从各院校及社会选拔优秀人员机型大型机培训,并择优录取。到目前为止,共培养了约300名优秀大型机开发人才。据透露,根据花旗集团战略发展需求,在未来12个月内,花旗软件将增加约400个大型机开发的工作岗位。
招人:看学业,更看中品性
既然花旗注重吸纳人才,致力于培养人才,那么,对于在校大学生,花旗软件提供哪些实习机会?如何筛选实习生?对于中层管理者又有哪些培训机制?对于记者的提问,周亚贵先生边记录边笑道:“问题不少,也很tough(尖锐)。”
周亚贵表示:“我们有长期的招聘计划。针对大学生的实习岗位是多元化的,有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大型机技术等。对于学生的要求不是唯成绩论,而是综合考量。我们不说成绩不好将来就一定不行,成绩好的将来就一定顶呱呱,我们还要看品格、性格,在团队中的表现,他是否有正确的态度……有的人可能是技术专家,但他不见得成功。一个成功者一定不只是学术上的成功,而是人格与技术的结合。当然,实习生将来有可能留下来。在筛选实习生时,我们不必仅仅看学校成绩,还要面试,注重性格,更重要的是团队精神。如果他表现出个人主义、好高骛远,这些负面影响就会起决定作用。招聘人员,也是一样的。”
用人:实习生也能成为中层管理者
花旗软件远期目标是成为花旗集团和中国市场卓越的金融软件研发中心,而打造中层管理团队则是花旗软件今明两年最重要的目标。那么,什么样的人能成为花旗软件的中层管理者呢?
周亚贵表示:“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国现有的it人要支持中国it的发展,还需要迅速提高。从花旗软件来看,中层管理者要领会公司整体的商业发展规划,制定出计划,确定解决方案,教育属下人员运用整个系统。”
那么,如何培养中层管理者呢?“对于适合做中层管理者的人,我们会送他们赴新加坡或香港培训,即使是实习生,如果适合某一管理岗位,我们也会派他去参加培训。现在,公司有1000多人,应该20%是中层管理者,10%为更高级别的管理者。所以,我们有计划地派符合者去亚太区中心实习、培训。比如,我们曾想派100人去参加培训,但有资格参加的只有50-70人,那我们就派这些人去。对于空缺的那部分人员,就进行社会招聘。”
员工要加薪,坐下来谈谈
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处理员工跳槽和加薪要求呢?反过来看,员工又如何增加自身价值呢?
周亚贵举了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员工要求加薪,说某某公司给他多少薪水。我觉得这很正常。我们对管理者有36条规定,其中一条是不要忘记奖励你的下属,这个奖励不仅是金钱方面的,还有培训的要求,帮助员工进步。如果这个员工仅仅是因为薪水而不满,我们会同他沟通。我们希望他明白,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但是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整个生命过程的总的要求———我们在培训的是人才。”他的言下之意是,跳槽者,不能仅仅为薪水跳槽,还应更充分地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
花旗软件成立3年,在招聘人时,周亚贵总要强调花旗的企业文化:“花旗唯一不变的地方是每天都在变化。”
谈及同员工的接触,他感慨地说:“我发现,一部分中国员工不了解公司的整体组织结构,不了解快速调整自己来适应国际大公司的重要,他们每天似乎只是在熬。尤其是一部分人不了解英语的重要性。”看来,想在花旗软件谋职求发展,不仅硬件要硬,软件也要硬啊。单说交流,周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就是中英文结合着来的。平时工作中,如果下属英语不灵。怎么同老板沟通啊?
链接
优秀奖学金筛选标准
作为国内第一个鼓励金融信息化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的专项奖学金项目,花旗集团金融信息科技教育项目覆盖全国过20多所重点高等院校,包括软件、财经和语言类院校。
优秀奖学金筛选标准:当年在籍大学三年级学生;主修计算机、软件工程或金融管理专业;通过cet-6考试;学年总成绩隶属全院最优15%以内;院系两名全职任课教师的推荐,院系批准;德智体全面优良。
据悉,获得此项奖学金的学生将有机会进入花旗软件实习,花旗软件将派具体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带领做项目研发,熟悉所学相关技能。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公司将优先录用。
“花旗杯”科技应用大赛
面向人群:花旗优秀奖学金覆盖的20所学校记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参赛选手专业和年龄不限。
花旗软件大型机技能联合培训项目
同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合作,共同培养大型机人才。
紧缺的大型机人才
基于大型机的特点(ras: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 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服务性),大型机从诞生之初就收到包括银行、政府及超大型企业的青睐。随着经济活动的加剧,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需求的不断增长,大型机性能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普及大型机的应用。但是,银行信息化系统对于我国仍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各院校和教育机构尚未建立相关人才培养体系,对银行信息化系统平台、尤其是基于ibm环境下进行开发和维护的人才更是缺乏。目前,国内仅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在ibm进入中国之初获捐390大型机,当时国内金融产业发展刚起步,未形成对该类人才的大量需求,这也是造成目前该类人才紧缺的一个因素。
因此,率先掌握大型机技术的开发和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势必成为中国未来该领域内的领军人物。而随着大型机人才逐渐增多,国内金融机构将会加大探索大型机在这一领域内的使用,也会为此类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