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中石化反传统“换帅”背后 为何是王天普(1)

相关:

中石化反传统“换帅”背后 为何是王天普(1)

中石化反传统“换帅”背后 为何是王天普(2)

中石化反传统“换帅”背后 为何是王天普(3)

2005年3月25日下午3时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总部6层会议室,200余名公司高管就座的会场上出现了一个瞬间的静寂,随即,掌声响起。

在那个为时数秒的瞬间之前,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同海宣布了一项任命:根据中石化董事会决议,中石化高级副总裁王天普接替前任王基铭,就任中石化总裁一职。

“一次正常的组织调整,是正常的新老交替。”陈同海在宣布这项任命后说。

正是这个“正常交替”,为中石化带来了一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裁。而此时,这家国有能源巨头企业,不仅面临着繁杂的内部重组并购难题,更要为提升业绩而展开一次大规模的裁员风暴。

中石化的广告随处可见

中石化的广告随处可见,该公司在2004年业绩报告中透露,计划2005年再减员1.5万人以上。本报记者康亚风摄

反传统任命

王天普,1962年生。公开信息显示,1985年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基本有机化工专业,1996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3月至2000年9月,任中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副经理;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升为齐鲁石化经理。2001年8月,王来到北京,任中石化副总裁,并于2003年4月起任中石化高级副总裁。

在此次出任中石化总裁之前,王天普在上市公司原有的4名高级副总裁中排名第四、在集团公司十名党组成员中排名最末。

在王之前,中石化高层一二把手的更替有“水到渠成”的传统。1998年,盛华仁调离中石化,时任集团第一副总经理的李毅中顺势接替集团公司总经理一职;2003年4月,李毅中赴任国资委,继任者同样是集团第一副总经理的陈同海时任;中石化股份公司上市时,总裁则为时任集团公司第三副总的王基铭。

在中石化内部,这个反传统的任命引起了一些震动。

“即便在整个行业,这样年纪能做到这个位子上的人也不多见。”中石化集团公司人事处一位负责人说。而公司炼油事业部一位30多岁的干部更愿意将王天普出任总裁一事视为一种积极的信号,“国企终于要大动了,以后我们这个岁数的高管可能会多起来。”

据介绍,在中石化集团10位党组成员中,50岁以下的只有王天普与张耀仓两人。如按照副省部级领导60岁退休的惯例,10位党组成员中,一多半已超过或接近退休年龄。

资料显示,刚刚辞去中石化总裁职务的王基铭以及辞去高级副总裁职务的牟书令年龄分别为62岁和60岁,其他几位党组成员年龄也逼近退休线:张家仁60岁、曹湘洪59岁、刘根元59岁。另外4位不受年龄干扰的党组成员是:陈同海56岁、张耀仓45岁、王作然54岁以及王天普42岁。

在上市公司管理层,虽说王天普是原有4名高级副总裁中排名最末的一位,但因排在他前面的牟书令、张家仁和曹湘洪均已到达或接近退休年龄,王天普的接任似乎便顺理成章了。

“目前,国资委上下对国企领导年轻化的认识高度统一,执行力度将会越来越猛。”3月30日,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去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公开表示,要在3年内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适应中央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层级结构清晰、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

随后,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局公开表示:中央企业要实行领导干部年轻化,对劳动法规定的60岁的年龄界限,国资委直属企业要无一例外地执行,而且将严格执行。

而中石化的新老交替已非首开先河。2004年1月,中石油集团副总裁吴耀文因为年龄到期,被国资委免去其职务;5月,62岁的原长城集团董事长王之退休;8月,中国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国航集团、东航集团、南航集团三位年龄超过60岁的“一把手”同时离任;10月,61岁的哈药集团董事长刘存周去职时,任期尚有两个月。(未完,待续)

中石化反传统“换帅”背后 为何是王天普(2)

中石化反传统“换帅”背后 为何是王天普(3)

相关:

中石化反传统“换帅”背后 为何是王天普(1)

中石化反传统“换帅”背后 为何是王天普(2)

中石化反传统“换帅”背后 为何是王天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