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独石化总厂创建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取得突破

调整组织结构,以体制创新促进效益提高。今年,独山子石化总厂建立了会计集中核算体制,明确了总厂与基层单位之间会计核算职能,撤销了有关单位会计机构,明确了编制,对加强财务监督,提高资金利用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整了机关部门职能,增加了造价、市场两个管理职能,出台了调整价格监督中心管理职能的方案,使机关管理职能更加完善,预防了效益流失。

改善人员结构,保证劳动生产率提高。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今年,独山子石化总厂在制定劳动计划时,突出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的优化,逐步改善历史形成的不合理劳动力结构,着力解决影响总厂发展的相关专业短缺问题,限制总厂发展不需要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实行多种用工形式并用,在充分照顾职工子女就业、严格定员管理的前提下,允许一部分劳动强度大的岗位使用外雇工,同时,对超定员用人的岗位,坚决清退外雇工。独山子石化总厂还运用市场机制,规范了外雇工岗位(工种)劳务费标准,并对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信易替代、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实行协议工资制。

优化薪酬结构,以激励手段推动劳动效率提高。今年,独山子石化总厂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加大了浮动工资的比例,将200元在岗补贴纳入浮动工资的考核范围,浮动工资由效益工资和基本奖两项之和的30%~50%增加至效益工资、在岗补贴和基本奖三项之和的30%~50%,较好地发挥了工资的激励职能;全面实施“按岗聘任、易岗易薪”制度,下发了《总厂工资管理办法》,规定“员工按岗、按技能取酬”,明确了岗位、岗技工资的动态运行办法,建立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长效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盘活人力资源存量,降低人工成本。今年,独山子石化总厂推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于7月份下发了机关及附属、直属单位的编制定员,确定了各单位用人数量、各层次人员结构,实现了以岗定员,按岗定薪,为降低人工成本提供了保证;工资晋升与技能等级挂钩,促进员工技术水平提高,使操作服务人员的技术等级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完善三岗制管理办法,调动了员工钻研技能的积极性,提升了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