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扬子石化的文化管理是怎样“化”成的

2006年1月21日, “2006全国企业文化(扬子石化)现场会” 在南京召开。现场会通过成果展示和案例分析,总结了扬子石化文化管理的经验与特色。

现场会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共同举办。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企业界、学术界、研究部门和媒体的代表参加了现场会

现场会上,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冯并充分肯定了扬子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特色。

他指出,作为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石化生产基地之一,多年来,扬子石化以战略为先导,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强化执行力,实现了“内涵挖潜、滚动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扬子石化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团结、拼搏、突破”的企业精神构成了扬子石化优秀的文化基因,并植根于员工的观念、行为之中,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执行文化”、“创新文化”、“责任文化”、“绩效文化”、“学习文化”。

执行力是贯彻企业发展战略,实现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扬子石化通过“调度会”、“控制点”、“岗检”等执行控制手段,将执行力落实在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与企业各项规程之中,切实做到履行标准不走样。在扬子石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打上了“准备在先”的烙印。“准备在先”不仅是指事先做好准备的标准,更是做好任何事情的态度。“准备在先”嵌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在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中,本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理念,早准备、早介入;在安全工作上,始终把重点放在预防和隐患治理上;在经营上居安思危,积极防范风险。“准备在先”有效地提升了扬子人的前瞻能力和执行能力,使扬子石化在安全、技术、质量、成本和交付期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不为文化而文化,扬子人秉承了朴实无华、注重实效的一贯作风,不赶时髦,跳出了文化与管理“两张皮”的误区,将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融入企业管理和生产实践中,与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营销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各个管理模块实现无缝对接,干预组织流程,实现成功落地。扬子石化的企业文化没有停留在升旗、唱歌、写标语、喊口号,办刊物的表层,而是植根于企业的制度、价值观和行为养成之中,形成了一种文化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在扬子石化,好像很难找出一般意义上系统的企业文化,然而企业文化又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弥补了制度管理留下的漏洞和缺失,消除了员工制度管理所形成的被动、消极心态,促使员工产生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减少了制度管理的复杂程度和管理成本。

可以说,扬子通过将企业价值观、精神理念植入管理模式、管理流程之中,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经营方式,引发了组织和流程的变革和优化,从而进入了文化管理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