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一般来说,您觉得什么样的简历比较容易通过?
金琼(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课长):我们招聘时,肯定会对职位有一些具体要求,比如说招聘技术人员,技术上需要会哪几门编程语言,要求都会很清楚。因此符合职位要求的简历肯定就比较容易通过。
简历要能够体现出应聘人的诚意,如果他写简历的确是用了功夫的,能看出来。关键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简历中突出自己的特点。篇幅上两三页比较合适。
另外,简历适度比较好,别太夸耀自己,别太多地写“我愿意……”这样的话,比如有些人会写什么“给我一个机会,还您一个惊喜”,其实这种表面的,比较花哨的东西,有时候反而会把你向反的方面去拉,让人觉得你是不是有点自我标榜。我们不会太注重那些表面的东西,还是喜欢实实在在的。
记者:您能给我们谈一谈面试的大概流程吗?
许岚(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管理部课长代理):我们这边有一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是日本人,工作的时候主要还是用日语进行交流,所以我们面试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
从程序上来讲,第一次初试,对你的基本条件有一个筛选,包括个人的性格,人的外表,礼仪态度,都会有一个最初的判断。第二次面试,要看你的资质是不是公司现在所需要的,可能你资历很高,但我们需要一个中等水平的就可以了。另外,从薪酬待遇上看公司可能提供的与你的要求是否一致。基本上我们经过这两个过程之后,就能确定最初的人选,将候选人控制在1至2个人左右,最后再由用人部门最后确认。
记者:在考察应聘者进入公司的动机的时候,您有没有特别喜欢的答案?
金琼: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动机,比如很多人都是想找到一份自己更满意的工作,或者觉得现在自己的职位不太合适,想找一个更加合适的职位,或者希望薪水更高一点,这些动机都是能够接受的。
但是我们希望公司把他招进来之后,他能够安安心心地工作,工作的时间比较长一点。有这个目标在里面,所以在选人的时候比较重视这方面。
记者:有些应聘人较早地就提到收入待遇问题,公司会不会忌讳过早提出这个问题?
金琼:可以接受。我们也会考虑应聘人这方面的要求。但我们公司也有整个的工资体系,比如你是哪一年毕业的,工作了多少年,有多少经历,你是大专、本科呢还是硕士,每个层次的固定工资都是不一样的,有一个完整的体制,我们不会打破这个体制。
记者:如果不谈具体职位的要求,富士通最希望应聘人具有哪种素质或品质?
金琼:积极上进,能够接受很多新的东西,比较肯干。
记者:贵公司招聘主要有哪几种渠道?
金琼:两种渠道。一种是在网上招聘,一种是通过中介介绍。
记者:富士通有没有自己的培训机构?
金琼:我们有培训的课程。一般都是社内的培训。培训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上的培训,一种是管理经验的培训。另外,员工也有出国培训的机会。比如搞软件的,要面向日本客户服务,需要了解日本那边的情况,需要熟悉这方面的环境,就会被派到日本去,以软件开发、管理技巧等内容为主进行一年的研修培养。
记者:新员工一般接受哪几方面的培训?
许岚:对于新员工,首先第一项就是介绍公司的背景,我们这个公司到底是什么样一个公司,它的发展状况和工作方向;然后就是所要从事的工作的岗位培训,比如说职务的具体分工,职务需要他达到的要求;另外就是一个语言培训,因为我们是一家日本公司,有一些不懂日文的员工,他们进来以后会进行初级的语言培训;再就是专业知识的培训,比如说人力资源,总务这方面都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各种技能包括像销售、营销、市场等各方面还有一些技能培训。基本上是以这四大方向为主。
记者:据资料介绍,富士通非常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针对每个员工都有一个“职历管理”,您能谈谈具体情况吗?
金琼:一般员工进到公司之后,首先会有很多培训,培训完了之后开始工作,像什么时候升到什么职位这种职业经历都会有详细地记录,公司会仔细研究每个员工的职业经历,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而且这种“职历管理”是公司和员工双方面结合的,比如员工发展到一定的时期,感觉没有什么余地了,想换一个岗位,公司会问你想干什么样的工作,你希望干什么样的工作,只要能跟公司的需要相结合,公司会尽量满足你的愿望,让你做你想做的工作。
记者:在日资公司中,富士通在人员的本土化方面做得非常好,除了总经理武田先生是中国人以外,是不是还有一些高级职位也是中国员工?
金琼:对,有很多高级职位都是由中国员工担任的。不过各个公司情况也不太一样。像搞软件开发的公司,好多部长都是中国人,他们会经常聚在一起考虑公司的发展运作等问题,日本高级员工不太多。像我们公司,因为是总部,所以日本员工担任高级职位的情况会多一些。